第二十二节 折戢(2/3)
这两次大转移对德国的核计划影响非常巨大,不说别的光是核反应堆的转移与运送就是一件大麻烦事,这几乎等于重建了两次核反应堆可以说,这两次转移至少让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进度慢了两年以上
除了转移之外,德国还受到过一次严重的打击,那就是设在挪威的重水厂被英国破坏掉了而重水是生产原子弹最关键的原料之一可以说英国特种兵炸掉了挪威的重水生产厂,对德国核武器研制计划的影响是致命的
可以说,德国与美国都是在重水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如果当时美国得到了那几百吨重水的话也许在29年的时候也造出了原子弹,同样的,如果德国设在挪威的重水厂没有遭到破坏的话,也很有可能在战争结束前就造出了原子弹可问题是,没有足够的重水供应,核反应堆就难以正常运转,而仅仅依靠提纯铀235,需要的时间,以及制造原子弹的难度都大了很多
在资金投入上德国能否在战时保证为核计划提供足够的经费,这也是个问题也许德国并不缺乏人力资源,毕竟德国的核物理家是世界上最多的,在核理论研究方面,德国也是最先进的,可是德国有足够的资金吗?这是另外一个重大的问题
唐帝国为“盘古计划”先后投入了500多亿,虽然这其中很大一笔经费都用于了相关地开发工作比如“快中子反应堆”就是“盘古计划”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投资力量绝对不小,只是在原子弹投入实战使用之前还没有建成钚地后处理工厂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还有在很多相关方面地研究
甚至是在后来的“黄石计划”中的一部分研究项目也囊括在了“盘古计划”之中,从而使帝国在“黄石计划”中地投入只有几十亿,远比预料的少得多
同样的美国在“曼哈顿工程”上地投入也可以用天数字来形容,根据战后解禁的一部分“曼哈顿工程”的资料与件来看,美国先后在“曼哈顿计划”中投入地资金过了200亿美元虽然这个投入远少于“盘古计划”但是“曼哈顿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造原子弹,在很多相关方面的投入要少得多,因此实际上用于研制原子弹的投入并不少
那么德国如果要造出原子弹的话,其投入肯定不会比“曼哈顿工程”少多少,问题是,当时德国有这么多的经费吗?
“盘古计划”地总投入相当于帝国海军在刀年时的全年军费预算,相当于帝国29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而德国在战前的国民生产总值大概只有帝国的6成左右,在战争期间德国本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工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失,而唐帝国本土就没有遭到过打击,显然,在战争期间,德国的生产能力肯定低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一直是在为抨卫本土而战,而帝国的战场却在本土之外相对而言,德国拼了命才坚持到了最后而唐帝国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基本上维持了国内的稳定
特别是在22年到25年之间,德国几乎是完全依靠唐帝国与波斯帝国的战略援助才坚持下来的,在此情况下,德国哪来的经费搞原子弹呢?
就算战时的应急计划可以有效的降低研制成本,可问题是,经费仍然是最关键的因素,如果德国连足够的经费都没有,那还搞什么原子弹呢?
实际上,到了战后德国也很难拿出足够的经费研制核武器在“施鼐兴计划”中,德国是获益最少的国家,主要是德国一直奉行大欧洲政策,而这与唐帝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是相抵触的,除了在战后前两年里,唐帝国减免了部分德国拖欠的战争债务,并且为德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随后唐帝国就没有继续为德国提供经济复苏所需要的援助战后,德国的第一任务是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国内经济同时还得扶持占领下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北部地区发展经济,还得援助由其扶持的俄罗斯民主共和国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