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29章 二堂(1/2)

安父、安母并不知道安萍儿这一天都经历了什么,只是很相信安萍儿的自保能力才没有过于担心。但尽管如此,安萍儿回到家时她的父母还没有就寝,一直在等她。听安萍儿将白天的事大致讲了一遍后安父、安母总算是放了心,同时对柳娴敏的悲惨遭遇表示了一下遗憾。

尤其是安母,她身为女人好像更能体会柳娴敏的悲惨,在她和安父回房间时哀叹了一路。

劳累了一整天的安萍儿草草地吃了口晚饭就去睡了,一觉睡到第二天天光大亮。她睡得是挺稳,但醒来后浑身酸痛,证明昨天又是打架、又是赶路、又是背人的确实非常疲劳。

真不想起床呀!

在和被窝进行了一番殊死搏斗后安萍儿获胜,打着哈欠迷迷糊糊地晃进了县衙。就在安萍儿很顺脚地往书房走去时,有人喊住了她,县令大人让她去二堂。

“嗯!”安萍儿进了县衙二堂,站在角落里继续打着哈欠迷迷糊糊地晃。

安萍儿刚一进来时周远良就看到她了,有心让她回家去休息但二堂中此时有多名捕快当班,周远良不好对安萍儿表现得太过关爱,呃这是领导对下属关心爱护的简称。

此时二堂中除了县令和捕快们以外,还有被擒回来的黑衣青年和褐衣青年,他们俩的情况很不好。是呀,县令坐着、捕快们站着,只有他们俩跪着,能好得了吗?

与县衙大堂相比,二堂的面积了些、捕快少了些、威压轻了些,但作用基本是一样的,作奸犯科的人到了这里依然会腿肚子转筋的。尤其是那些没胆子、没经验的年轻罪犯,一看这架势就啥都招了。

黑色青年名叫冯宝,来自于京畿府辖下的一个县城。九岁那年他爹就客死异乡了,他娘改嫁,他是由舅舅抚养长大的。他舅舅只是个做苦力的,完全不懂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冯宝在十四岁时就开始跟着舅舅做苦力,现在已有五年的工龄。

他用的那把唐刀是他爹临死前托人送回来的。祖传的刀留下了但祖传的刀法没了,要不是想留个念想,不会武功的冯宝真想把刀卖了换点钱花。

褐衣青年名叫李大勇,祖籍在谱劳府。十年前他爹犯案,被发配去了西北边陲阳关府,他娘稍后就带着他跟了过去。路途遥远再加上两地生活差异巨大,李大勇的娘到了阳关府不久就死了。回谱劳府路途遥远而且老家也没什么亲人了,一个十岁的孩子想回去是不可能的而且回去也没法生活,所以他只能留在阳关府。

李大勇的爹是个来此服苦役的罪犯,根本没法照顾他,当时李大勇差点没饿死。直到两年后,李大勇的爹有一次无意间救了个偷偷溜进采石场的孩子、这孩子的爹是阳关府戍边军中的一个官,情况才有所改善。

虽然这个军中官不能赦免李大勇他爹的罪,但时不常地接济一下李大勇还是能做得到的。后来他给李大勇找了份差事,给戍边军后勤部门打零工。这份工作不算辛苦但收入还可以,足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日常生活了。闲暇时间里他还能跟着戍边军队操练一会,这也就是他为什么会点枪棒功夫。

据冯宝和李大勇交代,飞虎是在半年前先后找到他们的。飞虎没有告诉他们自己姓什么、只是让他们管他叫飞虎叔,自己认识他们的父亲。

冯宝的爹早死,他没见过也没听这位飞虎叔,就连飞虎叔讲述的有关于他爹的体貌特征、陈年往事他都不太清楚。最后,冯宝向他舅舅转述了一遍,这才判定飞虎是真的认识冯宝的爹。

据飞虎,他跟冯宝的爹是同门师兄弟,私交甚笃。学成下山后他们俩一起游历江湖,认识了不少朋友。十年前,他们应朋友之约去了谱劳府,帮朋友做了点事。事情办得很顺利,可事后发生了内讧,冯宝的爹被暗算收了重伤,不久便死了。

因为冯宝的爹临死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