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数落(1/2)
( )
“是有些奇怪,不过我们不要理她,难不成四婶还能把房的人卖了不成。”文子安刘梅花宽些心去,小郑氏这人虽然浑身毛病,厌烦的很,却也是容易对付的。
“卖?”刘梅花听了文子的话,顿时愣住,嘴唇发抖的说:“那、那万四婶说服阿爷阿卖咱,咱可怎么办?”
“大,你说什么?我都听不懂?”文子的意识中买卖人口是违法的,所以她才不去操这个心,可见了刘梅花害怕极的样子,瞬间睁开双眸的说:“难道阿爷阿可以随意卖了我们?”
在这个时代,男子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女娃子就不样了,她们的命运完全掌握生父母手里,或嫁或卖,官府会睁只眼闭只眼。
“文子,咱怕四婶到阿面前嚼舌根,那、那咱该怎么办?”刘梅花想到隔壁村的桃儿被休归家后,不到个月的时间,娘家以养不起的理由,卖到了地主家当使唤丫鬟。因不堪非人的折磨,才过去没几日,就跳井自尽,下场好不可怜。
“大,阿爷阿还不至于做出这样的事来,他们好脸面,要是真的卖儿卖女的话,怕招村里人口舌。”文子习惯了用理的维考问题,心里却想着:得多知道些这个时代的律法、风俗才行。
“那万,咱说万阿爷阿真被四婶说通了,咱……”刘梅花捂嘴呜咽的哭起来,她别的不怕,就怕没了活的盼头。
“大,如果阿爷阿真的这么做,那我们房就分出去单过,往后亲戚不做就是。”文子说的很决绝,却把问题想得太过天真简单。
在这个时代,双亲过世的话,家里的长子得满十六周岁,才拥有立成家的户籍权,而刘康地还差个月才满十六周岁。
“文子,没有用,你哥还不满十六岁,单分出去过,阿爷阿也是……”后话刘梅花都说不出口,她只觉得口闷闷的很不舒服。
“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那样大不了闹场,只是这会子阿爷阿没提这事,我们可不能自乱正脚。”文子明面上虽然安着刘梅花,心里却琢磨着如何在刘康地满十六周岁时分家,与上房的薄**相比,文子还是比较信任刘康土的为人。
“是大糊涂了。”刘梅花和离归家后,难免变得敏感多疑,到事,立马慌乱起来,子也不如往日那般的沉稳,“文子,大真是太没用了。”
“谁说的,我大可厉害了,针线活顶呱呱的棒,文子可是很羡慕的。”文子立马找出刘梅花的优点,好让她能自信些。
“那就跟着学。”刘梅花被文子夸奖的脸上才露出些笑意,作为家里的大,她从小就开始做针线活,论手艺的话,还真是不差。
两人继续说会儿话,把活干完后放好了工具,就到厨房帮刘氏准备晚饭。农家人的晚饭就比较丰富,大米加地瓜丝,虽然还有早上剩下的玉米馒头,但总体是够吃饱的。
不过最让小娃喜欢的却是晚饭的青菜汤,里面会飘些油渣子,吃到嘴里也是很香的。
“娘,在纳鞋呢。”小郑氏惦记着五百两的事,抽了空就想在郑氏面前提提王家娶小的冲喜之事。
郑氏虽然是刘家的女主人,可手脚轻快,捻线、穿针气呵成,动作娴的点不输给年轻人。郑氏闲不住的子回来就纳鞋,她想给刘老爷子做双暖和些的鞋子,免得他搁脚。
“瓶啊,今儿还愿还的怎样啦?”郑氏私底下是直接称呼小郑氏的闺名,“来,快到娘身边坐。”
“娘,咱可是求菩萨保佑你和爹长命百岁呢。”小郑氏有事求人的时候,嘴巴都特别的甜,好似天生就有这种本事。
“娘只求你们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郑氏今儿无疑中看到自己的四儿子穿了双漏洞的破鞋在地里干活,心里很是不悦。按理来说,这男人娶了媳,衣裳、鞋子什么的都归媳做,可郑氏瞧着老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