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一 无翼之穹 五十六(1/2)
华清城破后,舒良以方宴为前锋攻伐安华。[话的那人话语一顿,赶紧的低下头去。
“胡家的人不会退出幽明!二十四年前,我本应该和樊将军一起保护世子杀出重围。今樊将军逝于他乡,若我舍弃幽明,到死时有何面目去见他。”男子怒目圆瞪,“歆儿,作为胡家的男儿,你怎可萌生此般的念头。”
被训斥的青年目光露出了片刻的挣扎,渺茫之举并不是明智之人的选择。
“歆儿!”男子再次语气生硬的吼了声。
“孩儿知错!”被训斥的青年低下头,挣扎的目光渐渐缓和。他们的家族忠于前越王李惠,这是烙在自己血液中的事情。无论是出于‘忠’还是‘孝’,胡歆都没有太多的选择。
另外一个青年见此,他心里暗自舒了口气,“王城方向的大军将在赵将军的率领下最迟十五日到达安华,到时候,安华一郡必然不保。父亲,是不是应该将娘亲提前”
“不用,到时候一起撤离,这是殊死一搏,我们周边的郡县必然在暗中观察着安华,这个时候的一点小动作都可能影响局势的发展。”中年男子抬起手打断了青年人的话,继续补充道,“宛城几郡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了吗?”
“目前只有广陵一郡答应了我们的部分要求,愿意为我们安华供给部分粮草与武器。”青年回答,“也许攻下华清的敌军”他话一顿,在自己父亲怒视的目光下,干咳了几声,“他们如果前来,也许形势会好点。虽然我们的要求不能完全得到实现,可我们需要的,大部分应该可以得到。”
“嗯!”男子点了点头,缓缓的站了起来,往前走了几步,看向华清的那个方向,“华清得到的武器和粮草应该往后移了,在大战完全爆发开前,我们必须要争取到足够的筹码。这个另类的‘苦肉计’不知能否收到该有的成效?”
他背后的俩个青年盯着他的背影,扭头各自看了眼,一个耸肩;一个抿嘴没有说话。
在舒良的计谋下,项一鸣向外宣布两万大军聚集于安华,一边留守部分的士兵镇守华清,一边往安华进军。
宛城几郡在项一鸣领军前行安华之时,他们内部出现了分歧,部分激进派认为该乘项一鸣领军前去安华之时,派军迂回朝后取下华清,再与安华前后夹击项一鸣所率领的大军;而另外一部分保守的老将却否定了这个想法,他们经历了越国二十四年前的“萧墙之乱”,在他们的意识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相信安华郡的胡建,担忧此番恐又是诱兵之计,应从长计议。
此时此刻,项一鸣和舒良两人骑着战马从崎岖的山路上而过,不见一路紧随的方宴。
项一鸣摸了摸马鬃,右手上有道狭长的伤疤,华清城池的战役取胜的并不容易,招抚了华清的士兵和临时招募的佣兵和农民,他们如今可调配的也不过一万人左右。
舒良背挺得笔直,目光定格在远处。他似乎一直都是这个样,目光永远放在远处,没有人知道这个用计如神的病弱生心里在想什么。
“将军担忧吗?不可预测的发展带来的恐惧是会让人忘记呼吸的。”舒良松了松抓紧缰绳的双手,扭头笑了声,“据说洛城来了十万大军,赵将军可是战门之人,我这斩龙之锋倒是遇到厚盾了。”
“人多的话,他们的速度可快不了多少,对于如今面对的局势是件好事,不是吗?舒良兄。”项一鸣神色不变,语气平缓,“到时,愿为先生的斩龙之锋破此厚盾。”
呵呵
舒良笑了起来,虽然项一鸣的语气不急不缓,可对方的目光还是向他说明了一切,战门第一期的学生之子--项一鸣终于是迎来了和老一辈在战场上的对决。
在二十年前,面对极少收益的战役,越王还是在楚国的请求下派出了正直芳华的赵无可领军跨过隔依之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