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声名远扬(1/2)

王勃和骆汐月在洛阳城又多待了些时日,洛阳城毕竟是天下之中,繁华的程度一点儿不比长安差。要说它的特色反而比起长安城还要更多上一些,特别是著名的唐三彩便是大多在洛阳城出产,是盛行于初唐年间的一种低温釉陶器。

唐三彩中的“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遍,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术的韵味。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

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但多以黄、绿、白为主。

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尤其是三彩骆驼,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骆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联想起当年骆驼行走于“丝绸之路”上的景象。

王勃的父亲王福畴平生偏爱收藏陶器,因而这天一早王勃和骆汐月便上了街,打算买几件特别的唐三彩带回去给他。

洛阳城的清晨带着一层蒙蒙的雾气,已经有不少的小贩开始出摊,三五步之间便能看见一个卖陶器的小贩。

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好不容易才挑了几件方便携带的陶器,两人这才到了旁边的小饭馆中休憩。

他们找了一个角落靠窗的位置,看着街道上渐渐增多的人流,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饭馆中的人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小小的饭馆便已经快被坐满了。

“听说了吗?沛王戍守边关大获全胜,不久便会班师回朝了,说不定还会路过咱们洛阳城呢!”

“真的吗?听说边关不稳,怎么沛王刚去没多久便安定了?”

“之前便听说沛王十分有本事,一点儿也不比他做太子的兄长差,如今看来倒是真的。”

“你这么一说,我想到之前他不是在虢州训练军队吗?”

“对啊,你说的事情我知道就是放将士们回家过年的事情吧?”

“嗯,没错。照这么看来,倒是沛王更有当年太宗的风范。”

“嘘!你小点儿声,这种事可不能乱说,毕竟如今的天下可是有太子的。”

“太子殿下也不错啊,不管是太子或是沛王只要是他们当中的一人掌权,我觉得咱们百姓的日子都不会难过。”

“太子之前不费一兵一卒便劝退了外族,如今沛王带兵出征也是大获全胜,咱们大唐盛世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咱们不过是一介平民百姓罢了,我只希望边关安宁,咱们可以平安顺遂的过一生便好了。”

“说的也是啊。”

……

骆汐月看看对面听了他们的话明显松了一口气的王勃,心中知道他一直担心沛王的安危。

这次高宗下旨让李贤带兵出征,名义上是安抚军心,实际上却是武则天对李贤的惩罚。

毕竟之前军营终检一事让她在李氏和武氏之间左右为难,又给了武三思如此大的难堪,武则天若是什么都不做,武氏一族定然不服,李武之争怕是会抬到明面上来。

武则天这么做也是棋行险着,派李贤前去戍守边关,若是败了李家损失的也不是太子,但若赢了武氏一族也无话可说。

/

不得不说,武则天的心真是够狠的。骆汐月这么想着,心中忍不住感叹了一句。毕竟李贤是她最欣赏的儿子,却让他带兵戍守边关,若是当真出了事情她可就少了这个儿子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讲,武则天这么做其实也是很好的锻炼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