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引蛇出洞扫余孽(2/3)
和许多将士,若是不加以甄别,恐怕郭能这样的人,还会冒出不少来。
“军师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蹦出来?”刘琮与贾诩早已深有默契,闻言对贾诩说道:“就怕控制不住,反受其害啊。”
贾诩自信的摇头道:“只要严密监视,当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若是老夫所料不差,周公瑾也会利用郭能,至于如何利用,就看他到底使出怎样的手段了。”
听贾诩这么说,刘琮也觉得与其现在就将郭能抓起来,不妨先放一放,引蛇出‘洞’,看看到底水军之中,还有多少蔡瑁余孽。同时也看看周瑜会如何利用郭能。只要心中有数,就不怕被‘蒙’蔽其中。不过郭能既然已派人往江东密商投降之事,那自己之前所放出的流言,定然已经无用了。‘诱’敌不成,便只能强攻,而且还不能拖延太久。
“这些人若是能幡然悔悟,我未必就会追究,可现在看来,他们做贼心虚,否则也不会如此了reads;。”刘琮望着在艨艟上肃立着的将士,在走舸上运桨如飞,白‘浪’中穿行无碍的壮士,沉声说道。
甘宁见刘琮和贾诩顷刻之间便已有了对策,心中稍安,不过转念一想,便对刘琮自责道:“末将无能,竟然未能辨别其‘奸’,若是早些日子发现,也不会因此误了将军大事。”
“这怎么能怪你?”刘琮摆手道:“是我之前低估了蔡瑁在水军中的势力,其实郭能无非是因惧生疑罢了,他若是继续潜伏,谁会知道他从前做过什么?”
大战在即,出了这样的事情,总归让人心中不安,甘宁退下之后,刘琮又对贾诩说道:“‘诱’敌之计现在看来是不成了,是否即日便出动水军直扑虎林?陆上黄、赵等将,也当同时出动,进击庐江,夺取皖城。”
贾诩却道:“再等等看。前些日子,不是说江东内部有许多流言吗?”
这个消息是特卫营的密探报上来的,刘琮点头道:“看样子还有许多人并不膺服于孙权,毕竟孙权此时还没有什么名望,比不得孙策少年成名。”
“由此观之,江东必有内‘乱’。将军何不再等等看?若是江东生‘乱’,则我军再施以重压,想必会事半功倍。”贾诩抚着稀疏的胡须,凝神说道。
其实关于孙权继任讨虏将军之后,江东是否发生过内‘乱’的问题,刘琮早就回忆过,但却没有什么印象,此时听了贾诩所言,他便觉得既然历史已经发生变化,想来出现内‘乱’也是很有可能的。
“那便再等上几天吧。”刘琮想到这里,便对贾诩点头说道。
就在刘琮与贾诩商议之时,郭能也在一艘斗舰之中,对另一名校尉劝道:“兄长切勿再怀侥幸之心!你也不想想,若是刘琮得知你我是如何成为校尉的,能放过咱们吗?”
李校尉一缩脖子,面‘露’惶恐:“可是如此一来,家眷又当如何?”他与郭能差不多,都是蔡瑁当年提拔起来的,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蔡瑁谋反之事,但这层关系让刘琮知道,自己还能落到好去?只是水军家眷多在夏口,若是自己叛逃,或许能捡条命,可家中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就要遭殃了。
想到此处,李校尉连连摇头:“不成,此事绝不能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郭能眼中闪过一道厉‘色’,然而身旁近卫正要有所动作时,却被他微微摇头用目光制止了。此时若是闹将起来,必然事发,动手杀死李校尉,自己也逃不过去。眼下还是要先说服李校尉才行。
长叹了一声,郭能才接着说道:“大兄所虑者,能又如何不知?弟之家眷,亦在荆州,然而事到如今,哪里还能顾得上许多?留得有用之身,还能为亲族报仇雪恨,若是你我皆被刘琮所害,家中亲眷更指望何人?”
李校尉迟疑道:“若是你我自首,或者将军会网开一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