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自乱阵脚弃城走(2/3)
正在此时,城下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引得李术和主簿不由伸长了脖子,向下望去。
“不好,被孙军登城了!”主簿眼尖,看到城头上有数名孙军将士跃上了城头,不由心中一沉,吸了口凉气。
李术见形势危急,当下拔出腰间长剑,领着护卫下了城楼,赶去增援。此时城头上飞矢如雨,双方将士都在拼死搏杀,不时有人惨叫着摔下城头。
尚未赶到那几个孙军登城之处,守军已乱枪将其刺杀,侥幸未死的,也被逼着跳下城头。李术见状,长舒了一口气,心头却犹自砰砰直跳。他本不是武将出身,拿着剑也只是做做样子,但太守亲自上阵还是让守军士气大涨。
城下孙权见功亏一篑,却面无表情。他虽然年轻,这些年却随着兄长孙策四处征战,早已养成了沉稳如山的气度。
“传令,各部继续强攻!弓箭手施放火箭,无令不得退却,违者斩首示众!”孙权举起马鞭遥遥指向城头,沉声下令。
这次出兵讨伐李术,虽然得到了张昭等人的支持,但孙权却意识到,若是不能将李术一战而灭,只怕自己的威信就更难竖立起来。所以他在鲁肃的建议下,调集宗族部曲中的精锐,秘密出发,间道奔袭,虽然在战术上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因皖城城池坚固的原因,未能立即攻克。若是没有刘琮举兵东进的话,孙权还可以选择长期围困,但眼下刘琮大军来攻,唯有不及伤亡,速战速决了。
统帅的决心和意志,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军队的斗志是士气,与惊慌失措的李术相比,年轻的孙权在最紧要的关头,以自已坚定的决心和不可动摇的意志,督促着各部将士奋勇争先。可以说皖城的陷落,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将军!南门外有大队火光,正向皖城疾行而来!”负责侦查敌情的斥候飞马奔驰,到了孙权身侧喘着粗气低声说道。
孙权眼神一缩,这种时候自南面而来的,该不会是刘琮所部吧?他扭头对斥候问道:“可看清楚旗号了?”
“因相隔甚远,一时不辩旗号。”那斥候回道。
“再探!”孙权不动声色,对斥候说道:“务必探查明白,再来报之!”
待斥候得令勒转马头匆匆而去,孙权眉头微皱,对身边的徐琨说道:“将军可领本部稍向南行。预做戒备。”
徐琨听了之后也不多言,自行领兵而去。孙权在等待斥候回报的这段时间内,忧心如焚,若是刘琮所部前来,攻城未克而腹背受敌,全军将陷于危境之中啊。
却不知道来的会是谁?
“报!是韩校尉领兵前来!”斥候满脸喜色,快马飞驰,尚未到孙权身前,便大声喊道。
孙权暗自松了口气,点头道:“来了多少人马?”
斥候忙道:“大概有两三千人马,多为步卒。”
得知援军到来,孙军上下顿时欢声雷动,虽然两三千人马并不多,但其意义重大,使得孙军将士忍不住为之欢呼。毕竟血战了一日又举火鏖战了这么久,能有一支援军到来是很能提振士气的。
相比之下城头上的守军则士气为之一沮。本来被孙军强攻许久,伤亡甚众,就已经让守军将士心惊胆跳了,现在看到南门外又杀出一支敌军,更是人心惶惶。
“怎么办?孙权哪里来的援军啊?谁知道眼下该怎么办?”李术心下骇然,转身找到主簿,语气仓皇的问道:“现在该当如何?”
主簿比他也好不到哪儿去,犹豫道:“东、南皆有敌军,只能从北门而走了,只是如此一来,便要进山……”
“进山就进山吧!”李术此时已六神无主,只想从城中脱身,闻言立即说道:“事不宜迟,现在就走!”
身上血迹斑驳的李越听了,急忙劝道:“叔父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