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安置流民开屯田(2/3)

赢得了张绣的好感,可仔细分析之后,刘琮不认为自己能够调动指挥得了他。

其实关键人物,还是贾诩。对于这位三国赫赫有名的毒士,刘琮心里并没有多少把握,但他必须前往宛城,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有利的结果。

当然这之前,刘琮必须先把自家后院给安顿好。

这时候刘琮顿感人才不足带来的苦恼。

数来数去,此次同来的人就这么些,王粲为主簿,典领文书,办理事务,总理府事。裴潜任长史,襄理郡务,主管民事。司马芝为主记,杜袭为主室,都是非常重要的职务。那些太守府原来的官员,如东西曹掾等仍加以留任。另外还有不少豪门子弟跟着混资历的,被刘琮踢到自己的部曲之中,免得他们惹是生非。

至于甘宁,刘琮干脆将其任命为穰城长,主管军事,这让甘宁意外的同时,心里多少有些得意,觉得刘琮年纪虽轻,为人却不错。当然他觉得自己任这个穰城长肯定是能够胜任的,潜意识之中,也想干出番成绩让当初那些小瞧自己的人好好看看。

这些人事安排,有些是早就决定的,有些是来到穰城之后临机处置的,虽然可能有些人心中并不满意,但刘琮一言而决,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之后,便带着王粲和魏延以及二百部曲前往宛城。

再见到张绣,刘琮敏锐的感觉到了张绣的变化。虽然他对待自己仍然非常热情,但从他那熠熠生光的眼神,洒脱豪放的神态以及自信充盈的语气中,刘琮感到现在的张绣,和几个月前完全判若两人。如果说之前的张绣还在为了前途迷茫而忧心如焚,茫然无措,现在的他则在拥有了一块地盘之后,信心爆棚,甚至有了在乱世称雄的野心。

刘琮不动声色,只笑呵呵的饮酒。席间除了王粲魏延之外,就只有张绣的谋主贾诩。

您可真不是个令人省心的主啊,刘琮举杯向贾诩示意,心中暗道:你的本事已经天下闻名,何必把我师兄推到前台?难道是为了你以后能自抬身价?这一手玩的虽然漂亮,可却不太厚道啊。

贾诩眯着双小眼睛,笑的颇堪玩味。

刘琮此行的目的,贾诩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个七八分来。他很想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张绣,刘琮接下来会怎么做?

让他有些失望的是,刘琮什么也没有做,宴席结束之后,便匆匆离去。

回程的路上,刘琮并没有太过沮丧,人心易变,他之前所设想的种种对于现在的张绣来说,都不合适。而对于贾诩,刘琮知道现在自己说什么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唯有扎扎实实的把南阳经营成铁板一块,让贾诩看到自己不光有野心,还有能力,更有实力,这才是最好的说服。

自宛城回来之后,刘琮的第一个大举措很快便出炉了:广招流民屯田。

虽然就季节而言,现在不是招收流民屯田的最好时机,但是留给刘琮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争分夺秒,虽然付出的代价会比较高,但刘琮自认还付的起——背后有整个荆州,有便宜老爹刘表罩着,还怕没钱没粮吗?

其实南阳郡中已经有许多流民了,多是从关中而来,一直未曾得到很好的安置。

农业乃是立国之本,在这个粮价奇高,兵戈四起的****年代,能有一处可以耕作的田地,是很多人的终极梦想。尤其是那些因为天灾**而失去土地背井离乡的流民。

南阳郡并不缺少耕地,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土地被本地的世族豪门控制,但也有许多未曾开垦或是因各种原因撂荒的良田。

在一些流民聚集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自发的垦荒种田,却因个体的力量有限,并不能获得最好的收成,仅仅能维持生存罢了。而且还经常因土地问题发生纠纷乃至械斗……

屯田令一出,有些人便忍不住拿豫州的屯田之策相比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