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各取所需必妥协(2/3)

后牙疼似的吸了口气,蹙眉看看顾雍,见其神色从容,不由苦笑道:“元叹真好定力。此事若成,则我等族中子弟,亦不得不入此官学了啊。”

“这倒未必。”顾雍抬起头对虞翻说道:“举荐任官,乃朝廷定制,君不见还有各司官长品评择任之语?”

张昭点头道:“以吾观之,这官学之设也并非针对诸家,应是荆州这几年成效不错,征南将军才会有意在江东也推而广之。说起来对于各家,未尝不是件好事。”

“哦?此言何解?”虞翻揣着明白装糊涂,对张昭问道。

张昭笑道:“仲翔岂会不知?”

“既如此,翻就如长史所言行事便是了。”虞翻转头看看顾雍,问道:“元叹以为如何?”

顾雍捋着短须,沉吟半晌,最终点头道:“雍也有此意,只是不知这江东学官可设祭酒?还是说,所有的江东学官,都要听令于荆州主掌官学的祭酒?”

“这个……”张昭回忆了一下,摇头缓缓道:“却不曾有江东祭酒。”

虞翻和顾雍彼此失望的对视了一眼,虞翻苦笑道:“罢了,没有就没有吧。只要我等族中子弟多些,想来也当无妨。”

祭酒之称,若非有军师加为前缀,则主掌教育之事,扬州不设此官职,显然学政教育任听命于荆州,对于顾、虞二人来说,感觉肯定很不爽。但现在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即便有此意向,也要等以后有了官学,方可因事而议,请立江东祭酒。不过被刘琮接受的可能性,并不大。对此座中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好在正如顾雍所言,即便学生完成学业,甚至已在各级官署中实习之后,最终是否能够得官,还要看各司官长的品评。

江东各级官署中,官长多为世家大族之人充任,所以这一条,其实就是刘琮对世家大族的变相妥协。

至于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制度,那就要看双方的合作是否一直愉快了。

既然无法抗拒,那就在妥协中相互磨合,各取所需。江东世家大族与刘琮的合作,就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全面展开了。对于世家大族而言,安宁稳定的江东才是他们利益的最大保证,舍此之外,官员的任命、政策的推行乃至其他方方面面,才有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年来的战争已经让世家大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旁的不说,曾经人才济济的陆家,不就是因为庐江皖城一战,而变得人才凋零,到现在实力都未曾恢复吗?

正事商议妥了,虞翻便笑嘻嘻的对张昭说道:“长史这些日子忙于政务,只怕难得清闲,元叹过两日便要返回会稽,恐届时无法辞行,依翻而言,不若今日设宴即可!”

张昭含笑道:“就知道仲翔惦记着那斛亮剑,汝非善饮者,此酒性烈易醉……”

“好了好了,以翻的酒量,难不成还能给长史喝光了?”虞翻摩挲着下巴说道:“时辰也不早了,这便令厨下准备宴席?”

顾雍与张昭相对摇头苦笑,做客做到这个份上,整个江东只怕就他虞翻能干的出来。

好在张昭深知虞翻为人,对此并不介意,吩咐厨下整治酒席,三人起身移至堂上。

不多时菜肴端出,置于食盘之上,与食案一起端了上来。张昭令取好酒,由侍女奉铜卮请酒。

“征南将军已令人试造新钱,仿五铢一文,欲造百万之数。”张昭浅浅的抿了口酒,以铜匕割了一小块炙肉,夹了一箸略沾了点酱泥,对顾雍说道:“若能得钱百万,则市中所用当可足够。如此一来,荆扬通行新钱,江东各郡应不会受此冲击吧?”

虽然张昭不认为刘琮会借铸钱之事敛财,但他也想知道江东各家族对此的看法。毕竟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多听听各方意见,总是好的。

顾雍尚未回答,虞翻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