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陷入重围岂能挡(2/3)

杨昂鼓舞起士气之后,那名校尉当先率领近卫迎面向荆州军冲杀而去,杨昂见状,连忙传令各部,不管怎么说先结阵防守,至于山路上的将士则赶紧退回岭上。

率领这支伏兵的正是泠苞,本来他还对自己担任伏兵之任颇有微词,觉得刘琮这是偏心,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当日夜袭失败,对自己失望甚至看低了。在泠苞看来,走马岭上的敌军断然不会放弃防守优势,即便下岭的话也会直接去攻击关城外的荆州军,怎么可能来攻打防守严密的营寨呢?

不过泠苞虽然有些小情绪,但也知道军法无情,所以领命之后便着手布置,防守营寨的事不用他管,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敌军遭受营寨外的伏击后,截断敌军退往走马岭的后路,将其击溃再顺势攻下走马岭。至于这之后的事便由他自行决断,也让泠苞忍不住想入非非,若是攻下走马岭,岂不是可以就近攻击阳安关关门了?

今日晌午过后,泠苞便率领三千精锐出营,自走马岭外十余里处渡过咸河,然后沿河岸潜行至五里埋伏起来,好容易熬到天黑,却始终不见岭上有什么动静,急的泠苞大冷天的都出了一脑门汗。

寒冬腊月潜伏在荒山野岭里,将士们自然吃了不少苦头,哪怕以荆州军装备之精良,也顶不住寒风侵袭。虽然只是半天功夫,泠苞却觉得度日如年一般。

不过当荆州军各部大举出动之后,泠苞便意识到今夜将有一场恶战,心中不觉渐渐兴奋起来。

等到关城坍陷倒塌,杨昂领兵自走马岭上下来,踏冰河扑向荆州军营寨之后,泠苞反倒冷静下来,下令部下燃起火把,向走马岭扑去。

泠苞这个时机按说把握的非常好,待他率部赶到走马岭下时,汉中军应该正是陷入营寨下的伏击中,乱作一团的时候。然而率领另一路人马的校尉过于谨慎,并没有随后跟进,使得岭下还有两千余汉中军。

到了这种时候,比的就是双方将领的意志和麾下部众的战斗力了。

对于岭下的汉中军来说,虽然明白己方陷入了对方的埋伏,但生路尚未断绝,只要能挡住荆州军的进攻,就仍有机会逃出生天。而对泠苞率领的这三千益州精锐来说,送到嘴边的肉,断然不会任其跑掉的。

因双方将士大多举着火把,所以将岭下照得很是明亮,倒也不虞看不到敌人在哪儿。

泠苞一马当先冲入敌军之中,长枪一刺挑死了迎面而来的一骑,然而转瞬间战马便被汉中长枪兵戳中,悲鸣一声人立而起,再落下时前蹄一软扑倒在地,反倒将一个闪避不及的汉中兵压得口鼻喷血,眼见不得活了。

战马被刺之时泠苞就心知不妙,翻身滚落马下,手中长枪横扫挡开了刺向自己的长矛。待站起身后怒吼一声,大步向前抢进,长枪被他挥舞得虎虎生风,枪头乱点之下,转眼便倒下了数名汉中士卒。

紧随在泠苞身后的数十骑如同尖刀一般,从泠苞身边掠过,硬生生地在密集的人群中冲出一个豁口。

“杀啊!”泠苞见状高喊一声,益州步卒们便如同怒涛般向汉中军席卷而来。

抵近敌军之后最前面的刀盾手将手里的火把投了出去,数百支火把犹如流星火雨向汉中兵兜头落下!

虽然明知道这些火把并不如何致命,但人畏火的本能还是使得汉中兵仓促摆出的阵型顿时散乱,待火把落地,尚未熄灭时,抽出环刀手持盾牌的益州刀盾手已经杀到了眼前。

短兵相接,手持长枪长矛的汉中士卒立即吃了大亏。加之益州长枪兵也随后而来,弓箭手在后面抛射箭雨,汉中兵顿时伤亡惨重。

杨昂本已上了山路,见状不由大怒,随手夺了支马槊,拨转马头向敌军冲去。他很清楚,要是被敌军击溃了岭下的阵型,自己就算逃回走马岭,也断然挡不住敌军顺势攻上山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