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计策(2/3)

人数,已经达到了两千余人,并且携带了重武器。

第九团的团认为,这伙人绝对不是普通的土匪,当即请示梁浩,是否可以主动展开攻击。

成县,党军第四旅旅部。

成县位于徽县西北方面,梁浩的旅部在这里成立。

党军第二师的师黄维给党军第四旅的任务很重,让他们负责防御漫的陕西和甘肃的交界线,以党军第四旅三个步兵团的能力,这样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不过好在这里大部都是秦岭山区,有利于党军第四旅的防御作战。

“旅座,第九团请示是否可以出击。”参谋拿着第九团发来的电,递到了梁浩的手上。

“不要让他们出击,守备好阵地。”梁浩电看也没看,直接拒绝了第九团团的请示,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防御是最好的办法,毕竟自己这边是占据着地利优势的。

如果部队展开攻击,那么地利优势就会消失了。而且梁浩认为,如果是陕西部队展开攻击,那么人数自然不会有那么少了。

“侦察连有消息立即通知我。”梁浩看了一眼参谋说。

参谋点了点头,也没有在说什么了。

上午八点半,党军第四旅侦察连送来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自陕西境内,出动大批部队,分别向两当县,徽县展开行动,人数大概有四万余人,携带重武器,从番号来看,分别是陕军三十八军,晋绥军三十三军。

梁浩得到情况之后,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一面命令前线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一面迅速将情报上报兰州的军部。

而在这个时候,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则是提前向国民政府发去了一份通电,表示有流寇为祸陕甘民众,杨虎城已经命令三十八军前往甘肃境内围剿流寇,希望国民政府提前通告孙兴华,以免两军出现什么误会。

杨虎城的通电,名义上面是给国民政府发去的,实际上面是告诉全国,陕西部队前往甘肃是围剿流寇的。

这就是杨虎城的计策,他用围剿流寇的借口,公然派遣兵力前往甘肃,目的无非是趁机消灭孙兴华的党军部队。

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次的行动,是杨虎城,孙殿英,马宏逵一手策划出来的事件。

很多军阀都十分羡慕这几个人,因为孙兴华的甘肃,可是富得流油,要是得到了甘肃,可是要得到不少的好处。

也有很多人,想要看孙兴华的笑话,他们认为孙兴华这次,一定会彻底的完蛋了,毕竟对方的人数,是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而党军第一军的一个保安总队,还在察哈尔省震慑热河省的日军部队,根本就无法来得及参战。

国民政府得到情况后,以军委会名义,连续下达了数道命令,要求孙殿英部,马宏逵部,杨虎城部,停止所有行动,原地待命,等待军委会派遣大员进行协调。

但是国民政府的命令,又有谁会去服从呢?

对于国民政府的命令,这些军阀找了几个理由,就把军委会的命令丢到了一旁。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是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的。

上午十点,甘肃两当县、徽县,遭遇孙蔚如,徐永昌部攻击,双方展开激战,党军部队依靠坚固阵地,精良武器,压制住了三十八军和三十三军的攻击。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可以制止这场大战的开始了。

最高兴的,无非是躲在东北的日本人了。

上午十一点,青海马步芳带领两个步兵旅,两个骑兵旅,从青海进入到甘肃境内,马步芳的理由更是荒唐了,马步芳通电称入甘是为了调停战争。

193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甘肃面临了巨大的威胁。

马步芳,孙蔚如,徐永昌,共计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