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404,后续见群……(3/4)
常天浩指指自己:“我目前大概只领1万一年……”
又指了指王慧玲和小琴:“包括他们在内,我们公司目前员工没有超过10万薪水的员工……”
蔡崇信心思一动:“股份或期权呢?”
常天浩摇头:“几乎没有……不是我捨不得,而是员工们都清楚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分钱收入,全是亏的,要股份没啥用,还不如薪水给高点合算。当然,如果蔡总能搞来巨额投资,那我们可变通下用股份或期权替代。”
小琴小声补充:“也不能说一分钱入账没有,这两天网吧营业了,收了2万不到……”
常天浩大笑:“那就是2万的营业收入……”
蔡崇信笑了:“看来您真对公司很有信心。您看这样行不行,有关情况我回头写报告给总部,看有没有意向,然后过段时间我们再深入谈一次?”
“好的,非常感谢!”常天浩举起杯子,“为未来合作愉快,乾杯?”
“乾杯!”
回去路上,王慧玲问他:“你想把这人拉过来?还是仅出于融资考虑这么说?”
“都有,但前者更重要些……”常天浩想了想,“可惜从今天的场面来看可能性不大——无论是加入还是融资可能性都不大”
王慧玲点头:她觉得让蔡崇信放弃500万年收入加入公司确实强人所难。
至于融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她也看出来蔡崇信不主张自营物流。
小琴问道:“真的要建物流平台?”
常天浩点头:“只要做to c业务,一定要建,否则一个写字楼,有个百来万资本,加几个技术员和资料库就可以开电商公司,那样创业门槛就太低了。”
两人沉默许久,担心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自建物流钱从哪里来?
常天浩比他们乐观:“不要着急,钱会有的……他们不投,我自己投嘛!”
第8章:再梳理(1)
回到密云花苑时天色已过10点,常天浩简单洗完澡后就开始盘点今日与蔡崇信的会谈结果。
对交易複盘是他在后世一个很好的习惯,通过複盘能了解当初预测与实际走势间的差异,也能深入考量做出决断与市场讯号杂讯间的抗衡,同时更有利于事后反思——论证哪些决策属于深思熟虑的结果,哪些是因为盘面波动而下的随手。
交易複盘如此,重大交谈複盘同样如此。
因为重生缘故,他还有个笔记本,里面记下了很多电光石火间想到的、回忆起来的历史点滴,他通常都会将其用自己才能看懂的格式专门整理在上面,虽然他的记忆力远超一般人,但总有挂万漏一时候吧?
今天和蔡崇信谈了半天,双方深入交换意见,他听到了关于美国电商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蔡崇信讲述了自己的电商想法。这种交流不但对他本人很有帮助,对王慧玲、小琴而言都有极大价值,尤其后两者能真正听到两种不同声音的碰撞,对她们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有帮助。
虽然这两人都无比迷信并崇拜常天浩的认知和判断,也全心全意按他想法去做,但常天浩深知她们的认识不说完全,至少有90%以上基于盲信。这固然大大强化了亲密度和他作为卡里斯玛型领袖的威望,却并不利于她们成长,一旦剥离开来独当一面,她们便会遭遇手足无措的困扰。让她们听听美国人的想法,听听蔡崇信的想法很有必要。
常天浩也注意到王慧玲在ticq这件事上的坚持和想法,使他意识到随着工作阅历不断加深,确实需要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哪怕这种精神指导下的某些决策是错误的也必须试错。就像人体,生病会激活并强化免疫系统,不生病当然是件好事,可如果因为不生病导致免疫机能得不到锻炼,万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