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完结撒花!(2/4)
开始这本书就不该存在。
就像是脏了人眼睛的垃圾。
……
……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世界,真的毫无意义吗?
对此,我可以肯定的给出回答——并不是。
死物同样可以承载意义,或许人们只会记得剧情角色波澜壮阔的人生,而忽略掉了演绎角色的人偶,但总会有人记得有这个人偶的存在——是它和它的主人将故事展现在了观众眼前。
表演本身,就是它们的意义。
如果没有这些角色,作者的思想不会展现给芸芸大众;如果没有这些角色,观众就无法从他们身上找到共鸣;如果没有这些角色,各种精彩的故事就完全失去了载体;如果没有这些角色……
它们是有意义的,不论是对作者而言,对观众而言,对其他各种各样的人而言,都是如此。
虽然演出迟早会有停止的时候,但只要还有新的观众坐在台下,它们就会从厚厚的书库中再次出现,为观众们展现自己已经不知道演绎过多少次的演出,为自己短暂的出场而倾尽一切热情……
——并在落幕后,把自己的存在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
也许迟早会有一天,观众会忘却这样一群演员,作者也同样忘掉了自己曾经创造的剧本,不会再有新的观众进入到剧场,演员们将会随着他们的剧场和故事蒙尘,最终消逝掉自己最后存在的痕迹……
但至少,它们曾经来过。
—————
从小到大,赵昆都带着一种优越感。
因为他是唯一知晓世界真相的存在。
对万事万物赵昆都可淡然以对,该是他的作者绝对不会漏掉,不该是他的就算争也抢不到,命运长河按照既定的轨迹流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众生皆醉,唯我独醒。
赵昆对万事万物都是这种淡然到佛系的态度,仿若失去了全部感情的无心者。
而这种心态,却让赵昆的精神割裂开来。
作者开挂,引导剧情,设定目标,这都需要理由。
这些理由,都需要赵昆本身来提供——比如血海深仇,比如高远志向,比如单纯的喜爱或不爽。
然而这些,赵昆都没有。
作者的意志不可违背,哪怕本质上仍然淡然至极,赵昆却在升起各种感情,不断推动着剧情前进。
这种精神上的割裂让赵昆几欲疯狂——若是这样下去,恐怕赵昆很快就会人格分裂吧?
不过最终赵昆并没有因此而人格分裂,因为作者需要他这样的表现——不论是会对万事万物升起情绪的赵昆,还是淡然面对一切事物的赵昆,作者都需要。
所以赵昆没有人格分裂,因为作者没有用人格分裂解释赵昆的人设变化。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已经人格分裂了,所以这个理由不好再用。
在疯狂中,在迷茫中,赵昆不断推动着剧情,原初的心智几乎已经在茫然中被消磨殆尽……
直到现在。
他的淡然被击碎,他的割裂被摧毁,他的全部矛盾都被破坏殆尽……
因为赵白,因为赵云帆,因为赵沧海,因为胡镂,因为赵黎煌。
实际上,他才是众人中最为迷茫的那个。
赵昆从出生起就没有目标,被父亲逼迫着训练各种求生技巧,幼时又接触到了堪称命运化身的主神,对世间万物都抱有一种深沉的绝望。
那是注定,那是命运。
因为绝望,所以淡然。
哪怕不想去做作者安排的故事,哪怕不想亲手杀死自己的同伴,他也没有提出反驳,而是继续做了下去。
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