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3/4)
按辽东,对这个情况非常熟悉。
这些土豪们虽然目无法纪,盘踞一方,但却是辽东目前最强的战斗力,而且也是最有潜力的势力。一旦惹恼了这些人,就很难在此地打开局面。这帮地头蛇可不管什麽天下大事,尽忠报国那一套,这些人满眼都只是自家的利益为先。和他们讲什麽君臣之道忠义气节那和对牛弹琴没什麽区别,他们的眼里面只认利益。
“好大的口气,莫非动了你家,这清河城内的豪族们便要群起造反不成?”杨镐自然是听出了岳翔的意思,但是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语气不屑之极。
“我等是良民,家业俱在此处,岂会轻易造反。只不过打仗那是官兵的差事,最多在战火来临之际,百姓们弃家逃难,远避辽西或者迁往关内,不给官兵拖后腿即可。”岳翔微微一笑,说的也是轻描淡写。
杨镐却听出他的意思是说到时候这些豪族们将不再支持杨镐的官兵。眼下粮饷不足,正是需要这些地头蛇鼎力相助的时候,若是临阵撤梯子,那可就麻烦大了。杨镐久和辽东打交道,知道这些人心的背向实际上左右着辽东的局势。当年高淮何等的不可一世,最后还不是让这些人给整下了台,这是前车之鉴哪。
“好笑,年轻后生不知道天高地厚,你以为就凭你家便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不成?”
“嘿嘿,若在以往肯定是没有的,但是此时却不一定哦。大人刚任经略,便开杀戒,传到其他人耳朵里该怎麽想?”
岳翔这话也是绵里藏针,说到了点子上。换了以往,自然是不会有什麽大影响,但是现在明军抚顺惨败,总镇战死,巡抚下狱,文武官员短时间内少了大半,可以说是辽东各派势力格局一夜之间就被重新清洗,各地民心军心都是惶惶不安。
而杨镐新任经略,大家都不知道新任大帅对于辽东的政策是怎样的。若是现在开始对岳家开刀,消息传出去无疑是会给别人造成一种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拿辽东的豪族势力开刀立威的印象。先收拾清河这种地方小族,然后再一步步收拾那些大族。
而这样的印象一旦形成,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安抚住的。在辽东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能发展起来的大家族,哪个不是优胜劣汰踩着别人的尸骨站起来的,其中没有一个是笨人。
“况且大人莫以为在下乃是区区一介小民,便觉得生杀大权操之于手。大人若不将我当人看,我自然也没有必要满足大人的要求。大人要什麽我很清楚,都在我的脑子里藏着,大人想要摘了我这颗头去直管摘,只不过到时候怕是要落个人财两空。”
“哼,不知道天高地厚,你真的以为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本帅会相信吗?你难道真的以为本帅缺了你脑子里那点儿事就打不了仗了吗?朝廷雷霆天威,岂是区区的建州叛藩能够抵挡的住的?”
“没错,我大明疆域万里,兵马百万,自然不会将这辽东叛匪放在眼中。不过大人自从朝鲜兵败被参,在家中蹉跎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定然是想做得漂漂亮亮的,若是再搞砸了差事,只怕就永无翻身之日了,到那时怕才是真的会连累宗族家人。况且若大人底气真的那麽足,四月底抚顺城陷,到现在都六月了,朝廷的大军还没见到影子,却不知是为何?大人若是觉得我岳翔是个可有可无之人,又何必专门把我抓来。”
杨镐听了颇决意外,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把总竟有如此的胆识和见识,面对自己这样动辄决定千万人生死的朝廷重臣,居然也能不卑不亢揭自己的疮疤。看起来此人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亡命之徒,而且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的朝中皇上也不管事,自己屡次上奏请发内币筹措军资,谁知万历皇帝对此无动于衷,直到众臣“章满公车”,才准许发内币十万。但是到现在那十万内币连一个子儿也没到账,太仆寺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