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九 求赐婚(2/3)
>
几分钟后,周浩打完收工。>
刘婉忍不住问道:“钱塘县伯,吾也可以学习吗?”>
周浩拱手道:“圣人学习亦无不可!”>
这套体修功法是可以全民推广的,但周浩相信,在赵恒知道这功法的好处后是不可能全民推广的。>
赵恒收拾了下心情,虽然不能长生了,但身体健康也是极好的。>
而且还有下辈子呢。>
赵恒沉吟道:“顾爱卿,你这次为朕求来功法有功,你想要什么赏赐?”>
他有些头疼,周浩刚升官没多久呢,再升职得有一个说法啊。>
如果说出真实情况,周浩被清流唾弃他无所谓。>
但那些清流也会向他发难的。>
他们最讨厌赵恒修仙问道了。>
周浩拱手一礼道:“请官家为臣赐婚,臣与前都巡检使赵廉之女赵盼儿两情相悦,她现在在京城开了一间叫“半遮面”的茶楼。”>
赵恒一愣:“都巡检使赵谦......朕记得他是病死在狱中,他家的女眷都被充入教坊司了,这赵盼儿是从良的?”>
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皇帝能记住一个七品小武官还是不容易的。>
不过让他印象深刻的原因是赵谦犯的错误。>
这个赵谦犯错误是在他跟大辽和平谈判的时候。>
那个时候赵恒命令各地守军保持克制。>
但赵谦不忍边关百姓被辽人劫掠,私自带兵出征了。>
据说差点毁了“澶渊之盟”,赵恒一直认为这个盟约是他为大宋做的伟大贡献。>
宋辽之间十多年没有大型战事这的确是他的功劳。>
但如果不交给辽朝岁币的话就更好了,这不是钱的问题。>
大宋有的是钱,这是耻辱,原来的天朝上国竟然向邻国交保护费。>
这个都巡检使让赵恒印象深刻。>
虽然当时他抗旨出兵了,但却是为了保护大宋百姓。>
赵恒并不厌恶这种人,但抗旨不尊是他不能容忍的。>
周浩:“回禀官家,赵盼儿因为太守恩令十六岁便从良了,臣在去钱塘公干时遇到赵盼儿,后来她来到东京,我们便两情相悦了,请官家金口赐婚!”>
他没有说欧阳旭的事情,是怕节外生枝。>
刘婉微笑道:“钱塘县伯是一甲进士出身,娶一个从良女子为正妻不怕毁了自己的官声和青云之路?而且她现在还在行商贾之事。”>
刘婉也曾是贱籍,现在却成了圣人皇后。>
现在看到一个进士想要娶一个从良女子为妻,这让她对周浩有了好感。>
周浩:“回禀圣人,入贱籍不是盼儿自愿,她现在也已经从良,臣不在乎她的过去,只想和她携手共赴未来。”>
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继续道:“至于商贾低贱之事,只是世俗之人说法,官家和圣人都拥有治世大才,都能明白没有商人,我们大宋百姓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我们这些勋贵更不能享受自己的财富了。所以商人是不可或缺的,臣也不在乎世人对臣看法。至于官声?呵呵,臣作为皇城司使,忠于官家,为官家办事,在清流那里早就没有好名声了。”>
刘婉满意的点点头,好名声的人是不会做皇帝鹰犬的。>
赵恒大笑道:“顾爱卿说的好,这是朕的天下,是赵家的天下,无论你的名声再差,只要忠于朕,朕就不会亏待你的!”>
那群清流他需要,朝廷不能出现一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