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230(1/3)

贾芸回到了海疆, 向贾琏汇报了京都一心的始末, 贾琏十分高兴,这一次可以说是把大半权贵勋贵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再有人想要搞事也也掂量掂量。

贾芸又把内务府总管齐富的事情说了:“侄儿就是担心这狗贼占不成便宜要搞事儿。”

贾琏笑道:“安心, 这不是皇后也有六万银子吗, 齐富要搞事儿, 先问皇后答不答应。”

贾芸顿时面色讪讪。

贾琏挑眉:“怎的啦?我说的不对, 这银子不是皇后的?”

贾芸颔首:“银子当然是皇后的,但是, 皇后娘娘说了这是给逑哥儿的礼物。”

贾琏闻言顿时笑了:“这个皇后,人都送来了, 害怕我们反悔, 还要下定。唉,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齐富原本想给贾琏找点事儿,找了几个御史参奏贾琏, 说贾琏公器私用,证据就是贾府曾经参家御林军的二十几个族人, 还有二十几个义子,全部跟着贾琏去了海疆, 成了贾琏的亲卫私兵。

结果,他买通的御史前脚在皇帝面前下蛆,后脚就被人检举说他祖父过世, 他隐瞒不报不丁忧。

嘉康帝大怒, 罢黜他的官职,剥夺了他的进士出身, 发配北疆劳役一年。并当众责骂他猪狗不如,下令吏部记载,永不录用!

随后,这位御史的同年参奏齐富,他家里贪了内务府的银子。

参奏的折子递到内阁,内阁合议之后决定对其立案审查。

抄家的人在他家不仅抄出来属于内务府的元宝锭子,还抄出几箱子借据。

却原来,这个齐富竟然跟戴权的高利贷案子有关联,后来戴权倒了,他蛰伏一段时间,见官府没追究,他又把那藏匿的票据找出来,向债主追剿债务,这些年发了不少黑心财。

孰料他贪心不足,想要染指海疆市舫司,结果被皇后给他竟翻了老底,连累整个起齐家被发配。

嘉康帝新进册封的四妃之一的德妃就是出自齐家。

后妃的娘家竟然高利盘剥,意图加害封疆大吏,嘉康帝将齐德妃贬为罪奴,她刚生的儿子也被抱到皇后娘娘身边教养。

说起来这个齐妃是皇后亲自挑选服侍皇帝,只怪她生了皇子就起了歪心,全家人暗搓搓要谋那锦绣前程,把皇后与皇后党贾琏当成心腹大患。

你怎么也要等儿子大些再搞事儿吧,这样的迫不及待,真是让人无话可说,太自不量力了。

回头却说贾琏,秋收之后,就将杭州府龙泉,西湖新昌县境内的所有山坡地丘陵地全部征收,或者是良田换坡地,然后将这些土地分别造册,官府红契登记在那些出了银子的名下。

贾琏自己凑上二十万银子,足足开辟了两万亩茶园。

当然,这只是个实验,只是个开始,只要培育茶园成功,贾琏还会扩大栽种。

茶园规划之后,贾琏开始在闽浙聘请种植茶园的老农开始育苗。同时在准备移栽的茶园里挖坑填肥。

最后,贾琏听从熊石头的建议,将两万亩茶园的育苗栽培承包给二十名经验充足的茶农,贾琏只需要在三月底前来验收茶园即可。

不过,这些茶农也跟贾琏讨价还价附加了一个条件,他们拥有优先进入茶园做工的资格。

贾芸将这些茶农的想法报给贾琏。

贾琏慎重考虑之后答应了,不过贾琏也有条件,那就是这些茶农必须跟官府签订十年的死契约。

这期间,不能随意毁约,再有,十年后不愿再次续约,也要等待官府找到接替之人才能离开。否则,官府有权利对毁约之人进行制裁。

他自己或者贾芸或者任何一个官员,都不可能去种茶采茶制茶,这些事情总要依靠这些茶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