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三世归来(1/2)

正值年关,各家各户忙着新春贺喜,唯兵部、吏部、户部三司最为忙碌。

兵部统筹前线战事,会集八方信息;吏部核准将官名录,上呈内阁报与帝王差遣;户部保证辎重粮草调集妥当、各地加税征粮亦需安抚。

“梅侍郎,这是青州今次赋税核算。”

梅湄提笔的手一抖,掩面长咳两声,火花在炭烧里“噼啵”了几下。

属官习惯地低头回避。

梅湄舒缓了口气,左手招呼道:“放这。”

“给我!”有儿郎大踏步地走进室内,卷裹一室寒凉。

属官刚要直起的脊梁一滞:“卫将军。”

卫子胥解开大氅,抖落肩头的雪,径直放在一旁的架子上,三步并作两步,接下属官托着的奏折:“下去。”

属官拜了一拜,唯唯诺诺地躬身退出门去。

“户部是没人了吗,大寒天的排你当值?”卫子胥将奏折摆好,看了眼梅湄,为了不让寒气近了她的身,便凑到火盆前先烤暖自己。

“赵尚书在内阁商议增兵事宜,右侍郎文大人被派到江南调查盐税了,这上下能做主的,可不只有我一个?”

梅湄搁置笔墨,吹了吹批复的折子。

“我听说吏部的谭尚书已将你的履历报呈上去,陛下有意提你为前锋,增援青州。”她笑着扫了卫子胥一眼,“怎么,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卫小将军,还有空陪我烤火?”

“我正要同你说这个。”卫子胥大踏步坐上案榻,“我们的婚事定在开年。”

梅湄合上奏折,放到一边:“我知道。”

“一旦开战,只怕不到四五月,甚至七八月,是回不来的。”

梅湄盯着另一边桌角,没有动作,说起来漫不经心:“我知道。”

“那你……”

梅湄搭在膝上的指尖一攥,她扭头,朝卫子胥微微一笑:“等你回来,我披嫁衣到城门迎你。”

是回来,安然无恙地回家,不求凯旋,不求功勋卓著。

卫子胥沉声一笑:“劳妻主迎候,我这算不算入赘?”

“想得美,嫁妆聘礼都是如数定好的,若要改成入赘,府里至少再拿出两倍之多的数。我年少就开始打理家中产业了,碰到这样的事,母亲是断不会添妆的,到头来只能从我的铺子里扣,前前后后……”

卫子胥一拉梅湄的手,止住了她心底的算盘珠子巴拉的“哒哒”响。

“好,好,小财主,我从家里分到的,你从家里带出的,以后都是你的。”

梅湄高兴地白了他一眼,抽出双手,拿起奏折、提笔批复。

“你可以走了。”

“我还有个问题要问你。”卫子胥郑重地倾身挪了挪,“这仗,你觉得,该不该继续打?”

梅湄嘴里默念着奏疏上的内容和内阁的意见,信手拨开一边青州赋税的核算,头也不抬地答道:“这是今次的汇总,你可以瞧瞧。青州人口数目、历年上交的赋税和战时上交赋税对比,姑且不谈收入,就看支出,除了日常所用,还有朝廷贴补的粮饷军备……”

卫子胥一合奏折:“就问你打不打!”

梅湄陡然抬头,眉眼晶亮,洋溢兴奋:“打!”

“对面北蛮控制的安州我看上好久啦,早些年二姐也说过,纵然安州因为战事纷纷,商贾不丰,但田大多是好田,只不过百姓缺少稳定的日子,荒废了不少田地。若你们能一举拿下安州,边耕边备军,每年又能节省一大笔粮饷呢!”

她一笑:“所以不管内阁如何说服陛下继续增兵,我都再赞成不过了!”

~~~

卫子胥领先锋印出征的那日,梅湄没有混在人群里凑热闹,也没有身着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