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章 以民择之,以贤竞之(3/5)
要让皇帝之位不是家传之,贤者有份,不贤者下,就不会担心这个问题。外出百姓若是贤者,也可以回来为君。”>
闻人升笑笑。>
众人大惊,震惊,惊讶。>
闻人升的想法,简直是龙腾宇宙,无可限量。>
不过他们又觉得很爽很好。>
三国这年代,就是各种狂士多,各种狂想多。>
各种思想也多。>
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法家思想大行其道。>
道家思想生机勃勃。>
玄学又随之兴起。>
当然很多都不成熟。>
曹操能脱颖而出,正是他不拘一格。>
以刑名法术,又依托荀彧这些儒家门阀,还能吸纳道家的黄巾。>
这远远不是后世经过禁锢之后,儒家独大可比的。>
只是其他思想,不能完善自身,不能形成一套有效的统治体系,不能源源不断地满足治理需求,征税征兵征粮的需要。>
最后才被儒家一一击败。>
儒家那一套礼仪,上下尊卑,能够以最低成本,让人们自发地维持秩序,方便上面征收赋税,减少皇帝和士大夫的统治难度,天然就拥有极大的生命力,持续而不断绝。>
啥时候才会完蛋?>
只有最底层被礼仪压迫得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完蛋。>
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
一旦有了活路,自己就会主动捡起来。>
闻人升现在就是要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新的征税征兵体系,来取代前者。>
以“人人平等,以民择君”为上层架构,以广开教育,大量培养各门类人才,考试选拔,来填充统治体系中的管理者。>
再以开化后的民众,反向制约管理者,来实现相对平衡。>
最后用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拓,对外贸易,内部商业交流,来稀释矛盾,让百姓得以求活。>
反正这一套,荀彧听了半个月的课,是看明白了。>
其他人也听明白了。>
但是这些智商都在90点以上的智谋者,又有几人赞同,几人反对?>
荀彧冥思苦想,总觉得这和自己所学大相违背。>
但又能自圆其说,自通其理。>
他实在找不到可以折腾的地方,只能冥思苦想对方思想体系中的漏洞。>
“好了,今日之课,上到这里,众位学生,回去后给二班的讲一遍,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下课,学生们再见。”>
“老师再见。”>
众人纷纷起身。>
无论如何,他们对老师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
无论如何,闻人升这一套已经成功在太行山中得以实行。>
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能吃饱穿暖,这已经是有良心的士人们,所能奢望的大同之世,桃园家乡。>
…………>
回到临时馆舍,荀彧还在苦思。>
荀攸叹气道:“叔叔,你不要再费力气了,我观赵师这一套经学,得之天授,完整无缺,又能济世救民,实在是难得。”>
“我也明白,只是总感觉太过颠覆我平生所学。”荀彧叹气道。>
“平生所学不能救世,不能避免百姓过几百年就要陷入水火,为何不弃之?”管宁在一旁说道。>
他可是认真求学之人,为了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