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2)(7/16)
日
每年的6月一日,都是柳叶斋的“年中分配日”。
生产队是农村的分配基本单位。在向国家交完规定生产结果后,除了县里规定要给生产队员的口粮和工分转换的工资,给完队员之后,村里仓库里还剩下的粮食和资金,是可以全村平分的。
夕阳西下,田野上笼罩起金色的光辉,天边的云朵色彩绚丽,树上知了在大声鸣叫。
此时此刻,我们的主人公——柳彦之走在村里最里边的小路上,他双臂抱着一个鼓鼓的大布袋,里面装着不少东西:棉花、莲藕酒、大白菜、萝卜、红薯干、还有几块腌肉。
这些都是生产队分配给他的,他还只是领走了其中一部分,剩下的那些粗粮,叶元杰会顺便帮他一起领回去。
不过,叶元杰刚才被叫去给孤老的贫下中农送粮食了,等他当完“壮丁”后,才能将剩下的高粱、玉米等粗粮搬回家。
“等等……柳彦之同志,你先别走……”后面似乎有人在喊他。
柳彦之停了脚步,疑惑地回头。
发现远处有一位穿着蓝白格子衬衫的女青年正向他小跑过来,右手边抓着个篮子,左手不断朝他挥动,手臂上面绑了条黑布带。
分子。
这是柳彦之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
这不能怪柳彦之这样去认身份。
主要是手臂上的那条黑布带,给柳彦之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
那是柳叶斋的不成文的新规矩,是这个特殊年代另类的畸形产物。
每每在工资分配、开斗争会、学习会之类的集体活动,但凡有上级领导下乡视察的时候,柳叶斋的地主、富农分子们,都必须在手臂上绑一条黑布带,以示他们是“另类”。
可想而知,柳彦之在知道这事的时候,心里是有多震惊,以至于他将黑布带与分子二字等同挂钩。
待那人逐渐跑近,柳彦之才发现那人居然是大妞。
大妞是柳世贵的女儿,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还有一对龙凤胎弟弟妹妹。
大妞之所以被叫做大妞,只是因为和哥哥相比,她是个妞儿;在弟弟妹妹中,她又排最大。
但大妞的本名不叫大妞,叫柳金桂。她虽然名字是“金桂”,可她的命却一点儿也不“金贵”。
柳金桂出生时,她家里刚被“土改”分走了所有土地,大她四岁的哥哥好歹也享受了几年吃奶粉和细粮的少爷生活,轮到她时,就只能吃高粱和玉米棒子长大了。
等到下面一双龙凤胎出生,家里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为了养家,她父亲柳世贵贩卖了几趟鸡鸭,挣了点钱,钱还没捂热呼呢,柳世贵就被拉到会上□□,罪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搞投机倒把”,直接对他管制劳动。
家里没了父亲这个顶梁柱,母亲生产后又落了病根,就只能由哥哥和她来撑起这个家。
这一撑就是8年,直到她现在都25岁了,都没嫁出去,当然这里面也有所谓“成分不好”的原因。
“呼……总算赶上了……”柳金桂气喘吁吁,双腿的膝盖微微向前弯曲,双手撑在膝盖上,篮子差点就要底着地了。
“金桂姐,你……找我是有什么急事吗?”柳彦之放下手上的大布袋。
柳金桂已经站了起来,手里还是挎着篮子,丝毫不见刚才的狼狈,
“额,也不是啥大事啦。是这样的……柳彦之同志,队长说给你们放一个星期的探亲假,俺是想问问你,是不是要回上海?”
虽然按辈分,柳金桂算是柳彦之的堂姐。
可为了表明他们这些“分子”绝不腐蚀群众,也为了表明群众已经和他们“划清界限”,她也只能称呼柳彦之为“同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