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天堂?没钱就是地狱(2/3)

国内还过得更差吗?

仔细回想一下。

其实刚移民过来,他们一家是那么的兴奋,仿佛是历经了磨难,终于挣脱了束缚,重获了自由,兴奋无比。

发现这边是真的特别自由,国内买不到的东西,这边可以随便买,在这边有钱就的是上帝,在国内没玩过枪的廖爱融,甚至还弄了一个枪械库很是过瘾。

只要有钱,就可以住在治安好、环境好的高档社区,让子女上很不错的私立学校,享受非常优质的教育,即便考不上名校也没关系,捐一大笔钱就行。

只要有钱,还可以享受非常顶级的医疗服务,生病了受伤了,医护人员可以无微不至的给予照顾,完全不像国内去大医院看病,就跟赶集似的人头攒动、各种排队。

但优质的医疗、教育、居住等等,这一切自由美好生活的前提,就是你得有钱。

否则高昂的医疗费、学费、保险费、税费等等,一旦承担不起就别指望有好日子过。

虽然可以领取救济金和食品券,不至于饿死。

但前提是已经信用破产,且已经负债累累。

靠救济过日子的话,那就不可能再有大额消费,不可能住大别墅开豪车。

这边的一切都与税相关,哪怕买到手的房子,每年依然要交不少房产税。

一旦偷税漏税被查到,轻则罚款重则入刑,连毒贩子都怕税务机关。

因此。

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有钱的基础上。

廖爱融夫妇俩刚移民过来的时候,有钱是挺快乐挺自由。

对还在国内的亲朋好友,特别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只可惜……

他们买豪车、买别墅、给女儿捐款帮助她进入名校、买保险缴各种税……

两人没有找到稳定的优质工作,也没有成功创业,反而各种开销非常大。

即便两人当初转移了数亿的资产到米利,在这边也算是亿万富翁。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不断的消耗,挣得少却花的多。

眼看存款越来越少,心里能不焦虑吗?能不慌吗?

加上她俩原本指望女儿能在名校里,结交拓展人脉、进入上流社会。

结果他们的女儿却染上了嗑药的恶习,还性格观念变得特别奔放。

打耳钉、穿耳洞、纹身之类的也就罢了,一个月能换好几个男朋友。

这事差点让他们夫妇俩气疯,更不敢让国内的亲朋好友知道。

一口接一口的闷烟。

让廖爱融的心情,也渐渐沉寂下来。

他知道自己暴跳如雷的真实原因,其实是现实生活的不如意。

凌峰远在大洋彼岸。

他的芸峰实业集团,是取得了重大科技进步,还是在玩坑人骗人的把戏。

这其实都与他无关。

他烦躁焦虑的根源,是移民逃亡到米利,并没有过上想要的舒坦日子,生活反而越来越糟。

站在一旁的许芳芳,不用问也知道丈夫发脾气是因为生活不如意。

其实她也早就后悔了。

当初她在国内,靠着裙带关系,与一群文人互相吹捧、相互提携,形成了一个非常牢固的学术利益关系圈。

哪怕写出来的文章诗歌狗屁不是,甚至就是写屎写尿,大家依然能昧着良心疯狂夸赞,毕竟都是一个圈子内的,能名利双收就行。

有足够的名气,又有圈内人的相互帮衬,她这个大学文学教授,哪怕一本书都卖不掉了,至少在大学里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外加五险一金。

可是来到了米利……

没有学校愿意招聘她,她也不知道怎么教西方文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