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2/15)

往在夜间活动,以前摸进哪一个村,那村里必会有狗叫起来。一条叫,全都叫,结果叫成一片。这个村里的狗叫声一片,周边村里的狗听到,也会紧接着叫成一片。那么,第二天上午,日军肯定纠合了伪军,离开炮楼,去到传出第一阵狗叫声的村里,将村人们集中起来,严加逼问甚至拷问,问昨晚是不是有武工队进村了。即使真有武工队进村了,那乡亲们也不能说啊。说了还算是个有点儿起码的中国人味儿的中国人吗?可即使明明没有武工队进村,日伪军们也是绝不会信的。他们不信到了夜晚,狗有时候也会一惊一乍地叫成一片的。要说服他们信,太费口舌了。如果被纠合的伪军们非是死心塌地的伪军,局面还好收场点儿。非是死心塌地的伪军,会夹言溜缝地相帮着劝,比如会说中国农村的柴狗和大日本皇军从日本带到中国来的纯种高贵的狼狗是多么多么不同,中国农村的柴狗们闷得慌了,喜欢瞎咋呼,凑热闹地乱叫一阵之类的话。而倘若被纠合的是死心塌地的伪军,那么情况就反过来了,对乡亲们极为不利了。伪军们首先就不信狗们会无缘无故地叫成一片,他们会影响日本官兵更加不信。死心塌地的伪军们虽也是中国人,却极怕中国的武装抵抗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最终胜利了。他们深知那么一天如果到来,他们是绝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他们的立场完全地站在日本人一边。正如民间话所说的——他们和日军,是一条绳上拴的两只蚂蚱,生死与共了。炮楼里的伪军,有不那么死心塌地的,也有死心塌地的。那些炮楼的布局基本是——一个中心炮楼里驻守着一小队日军,周边几个炮楼由伪军驻守。在他们一年到头对农村的不断骚扰中,纠合的是死心塌地的伪军的时候并不在少数。像今天这样日军单独行动的情况倒是不怎么经常。不论哪一种情况,逼问拷问之后,进行全村大搜查是必定的。倘没搜查出日伪军们认为武工队必定趁夜来过的证物,那乡亲们还算能避过一劫去。但如果武工队真的来过,并且很不幸真的被搜查出了什么证据,那么不得了,必将有乡亲付出性命……    自然,将狗们都自行地消灭了,对狗们是太可悲了。    但乡亲们又不得不那么做,权当中国的狗是为中国人的抗日捐躯了。    在华北平原的这一个地区,每至天黑,那一种寂静无声令炮楼里的日伪军惊恐不安,虽然再也听不到狗叫声了,听不到却比能听到还令他们悚然。一点点野外的响动,都会使他们的神经极度紧张,不是虚张声势地发出吼喝,便是乱放一阵枪,以壮其胆。    而事实上,在整个华北平原上,抗日活动也几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武工队在坚持着了……    日兵们从晒场上撤离之后,韩王村的乡亲们从大树上解救下韩柱儿,有的背着那昏迷不醒的小伙子,有的搀扶着韩大娘,先将他们祖孙二人送回了家。人们也没转身而去,有那懂些土法子的,负责将韩柱儿弄醒了——无非就是喷凉水,捏耳垂儿,掐人中,揉太阳穴之类的做法。等韩柱儿终于睁开了双眼,看着奶奶流下泪来叫了一声“奶奶”,众人这才纷纷放心离去。他们都惦着女儿、儿媳呢。村里虽然几乎不见了青壮年男人的身影,但年轻女人们却还为数不少。她们是那些不知人在何方的青壮年男子们的妻或妹,是最容易受到日伪军伤害的弱势群体。她们受到危害的几率远远大于孩子们,所以是男人们的重点保护对象。而保护的方法,就是在日伪军进村之前,快速地帮她们隐藏起来。帮她们隐藏在院子里,屋子里的地窖中早已没什么意义了,那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在田地里,乡亲们挖了些可以互相串通的藏身洞。那些藏身洞有多处出口,有的出口就在村子里,各家都做了各自不同的伪装和标识。女人们已在藏身洞里猫了整整一个下午了,和她们在一起的还有孩子们,男人们想象得到她们是多么为自己担惊受怕,都急着去向她们报平安,把她们和孩子们接出洞来……    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