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博弈别走蹊径(2/3)
看着股市那难以置信的数据,简直是目瞪口呆。
日本股市从1983年开始缓慢回升,1984年初日经平均指数上升至10000点以上,广场协议后股市迅速进入大牛市。
1986年1月日经平均指数为13000点,至1987年9月便上涨至26000点。即使遭到了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的袭击,日本股市上升的脚步也未受阻。
1988年股票市场总市值超过当年gd(387万亿日元)达到477万亿日元,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点,这是牛市之初的近3倍,股票市场总市值上涨到611万亿日元,相当于gd的1.48倍。
其间,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民营化后在牛市中隆重登场,政府分三次减持其保有股份,1987年2月第一次向市场推出160万股时,认购人数达到1058万人,股票价格从首次公开募股(io)发行价119.7万日元一举飙升至两个月后的318万日元。
ntt的上市盛况使股票市场更加沸腾,个人投资者开始大规模向股市注入资金,形成股票投资热潮,大量银行也将资金积极地投入到股票市场,上市企业也在不断上扬的股市中通过各种方式轻松筹集资金,并将企业资金回流于股票市场,继续推动股市上涨。1989年,日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0.6倍。
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使得居民个人消费心理膨胀,人们争相购买新车、高尔夫会员证和名牌产品等。民间消费支出连年增长,新建住宅大量增加,整个日本岛都沉浸在富足之中。
当时。整个日本岛都沉迷在空前的繁荣和疯狂之中。人们甚至坚信股价只涨不落、地价只升不降的大和神话永不破裂。1990年1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在对20位著名企业家进行股市预测时,大家一致乐观地认为1990年的股价将继续上冲至42000-48000点。
但是事与愿违。1990年4月2日,日经平均指数暴跌至.点,比1989年末的最高值下降了28.05%,1990年10月1日,又降至.点,股市总市值消失了270万亿日元以上。
股票的下跌也引起国内债券市场的恐慌,抛售股票、债券的资金迅速流向海外,日本金融市场出现了股票、债券与日元三重贬值的混乱之中。1990年秋季。房地产开始暴跌。
大牛市的破灭使日本经济增长率从1990年的6.0%降至1992年的1.1%,1992年的股票市场总市值跌至289万亿日元,比1989年下降了52.7%。暴跌的股价和地价使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价格严重缩水,个人金融资产的暴跌所产生的逆资产效果导致消费信贷收缩,居民消费锐减。
1991年,日本轿车销量增长率也出现了自1981年以来的首次负值,全国公寓销量年比减少41.3%。为14年以来的最低,不良债权的处理直至2005年才告一段落,股市也雄风不再,2003年4月跌至.点的谷底。
从文风所知日本股市自1983年牛市之初至2003年又几乎回到原点来看,这其中约有近二十年跨度。但文风可没有耐心去在日本股市沉浮二十余年,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四年这十年的时间才是文风最为关注的,他就是要用这十年的时间将日本人打回原形,他的目的是起码不能让日本再对中国再有威胁。
齐日地产至后来的齐日证卷都算了,没人知道这家神奇的公司为什么能在日本经济大动荡的情况下,不但没见实力有丝毫的失损,反而资产后来翻了几十倍,这其中得到的成就只能是将横田右一这个名义上的掌控人完全神话。
但另一家自美国曼哈顿来的财团呢,那对日本人来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