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郁闷的老李(1/3)
“前几日,仙粮成熟,一众黔首前去观礼,共同见证这一盛况!”>
大秦境内,街头巷陌,有一些说书之人正眉飞色舞地描述着当日盛况。>
自观礼结束后,扶苏连夜赶制报纸,分发到了大秦各处郡县。>
此时,这些人正是在讲述着报纸上的记载。>
“这仙粮土豆,足足有拳头般大小!一株可结果十余颗!”>
“上卿蒙毅亲自称重,测得每亩产出近八千斤!当真是名不虚传,果不愧是仙粮!”>
“在场众人,无不为陛下恭贺,为仙师欢呼!”>
这些说书之人越说越激动,仿佛当时就在现场,看到了那振奋人心的场面。>
周遭听书的人也面露喜色,不时发出喝彩之声。>
“陛下说了,这土豆乃是仙粮之一,还有玉米、红薯等等,都待成熟!”>
“待日后,这些仙粮的种子都会分发给天下人!”>
“等人人都种上这等仙粮,就再也不必担心饿肚子了!”>
说书人讲到这里,现场的气氛已然达到了最高峰。>
听书的黔首们多是农户,听到这个消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真的吗,这真是太好了!我也有机会种仙粮了!”>
“亩产八千斤,我累死累活一年到头也种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啊!”>
“陛下乃是天命之人,哈哈哈,吾等跟着享福了!”>
“你们别急,这报纸上还说了,陛下已经下旨免除部分徭役与杂税,咱们真能过上好日子了!”>
“还有还有,圣上还准备筹办蒙学,凡是适龄孩童,都可以免费入学!”>
“陛下当真乃圣明之君啊!”>
“这些可都是仙师指点的,咱们也得感谢仙师。”>
“是是是!仙师大恩,吾等绝不可忘!”>
这期报纸的冲击力是毋庸置疑的,完全不输上一期的战争专栏,甚至犹有过之。>
为这几件事,嬴政还在朝堂上跟一众大臣废了一大堆嘴皮子。>
首先是免除徭役和杂税,这事姜升没有跟嬴政挑明,但话里行间也暗示过。>
致力民生,最好的不就是免除徭役和苛捐杂税么?>
在嬴政试过了姜升的几种手段后,索性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徭役,又分力役、杂役和军役等,总的来说,就是强迫老百姓从事的无偿劳动。>
这种事好吗?有些时候是好的,毕竟很多事情需要举国之力来进行。>
但长此以往,势必会破坏大秦的统治根基,让百姓心生不满。>
嬴政想要的,是江山永固,是万世绵延!>
所以他决定改革,免去力役和杂役,但当时就招来了所有大臣的一致反对。>
可是老赵什么人啊?千古一帝!他的眼光可比这些大臣要看得远。>
从高速公路的修建之事上,他就尝到了甜头。>
比起强迫,用实打实的利益进行诱惑,才是长久之计。>
力役是吧?就找商贾来承包,让他们出钱雇人干基建。>
给这些商人画点饼,不愁他们不上当。>
商人有利可图,百姓有钱可赚,大秦的建设也不会落下,简直三方受益!>
担心商人势力坐大?>
说句难听的,就连吕不韦都给他弄死了,老赵还真没把这些商人放在眼里。>
军队在手,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