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刘尘兵进宛城 长安二将相争(1/2)

刘尘此时坐于军中大帐召集众人商讨对策。却原来,前几日刘尘于洛阳发檄,以为台报仇之名讨伐刘表。为仿有失,乃派张辽、高顺二将驻守上党、河内,因三弟赵云乃与那张绣系出同门,遂留大哥吕布与陈宫代掌洛阳,顾雍掌军粮调度等诸事。拜郭嘉为军师祭酒随军参赞兵士,太史慈为讨贼将军后遂起步兵两万五千、骑兵五千共计三万之数攻打宛城。

刘尘本以为宛城兵微将寡,若要拿下想来甚易。不曾想,一入那宛城地界就未曾消停过。须知宛城地形多有山丘之地,大军每过一处都不得不小心戒备。刘尘想来盖因那贾诩之计矣,山丘之地虽不甚高,胜在数量无数,爬之艰难退走却是容易,虽有探马先于大军探路,奈何此时敌兵俱已待伏,探马不是被杀便是无有察觉,大军不可轻停。遂一路走来,每过一处便可能会有数百弓手张弓搭箭于山丘之中向大军射之,未等追赶,便自下山逃去。夜晚扎营喊杀声四起,出兵却不见人影,此时刘尘大军已是被磨的人困马乏。

“那贾诩此计甚毒矣,这几日我大军虽伤亡不大,然宛城离此尚远,行军每时每刻都要打起精神,如此恐怕未到那宛城,大军已无士气迎战。诸位,有何妙策可破之?”刘尘紧锁眉头丝毫未有头绪遂问道。

“不若我等趁夜轻出,急行一气再自扎营?”太史慈道。

“不可,夜间行军,不起火把目不能视之甚多矣,若起火把则为其靶也。再往前行,谁知还有多少伏兵待伏矣。”赵云叹道。

刘尘眼见郭嘉正自饮酒,忙上前夺下道:“哎呀,吾拜你为祭酒不是让你自饮酒矣。汝有何计,速速道来。”

“咳咳,主公,那贾诩此计虽布局甚广,兼之爪牙密布错综复杂。然如此之众必有一将为首,方可将此计筹措开来,吾料不差定离我等不远,伏于某处旁观矣。”郭嘉笑道。

刘尘等人闻之豁然开朗,喜道:“奉孝言之有理,计将安出?”

郭嘉诡异一笑:“不若我等,在这营中放一把火如何?”刘尘等人闻之细想片刻,俱已了然,遂大笑不已。

胡车儿此时正于卧于一处饮酒,这几日虽奔波劳累,然见自家军师之计,几欲将刘尘大军尽数拖垮,顿觉所劳俱不足惜。此时已将每日伏击之处尽数分派下去。正自休憩间,忽见刘尘营中大火冲天而起,火势之大犹如白昼,胡车儿立时坐起观之。但见敌营之处人嘶马叫,大呼火起四散奔逃,另闻有数人喊杀之声言‘如此再不几日必死,索性逃散得活’,胡车儿闻之大喜,想是近几日敌营士气低迷,已有人为求活路纵火逃之,遂下令聚集人马往敌军大营杀去。

待胡车儿率众杀至敌营,但见营中数人尽皆逃散,以为敌军溃败正欲追之,忽听得周围杀声四起,暗道一声‘不好’遂欲率众退走。刘尘诸人怎能放过,遂令赵云、太史慈二人各领半数骑兵,于两侧交叉冲锋,自率余下步兵迂回敌兵退路正面相抗。胡车儿眼见不敌便欲突围,太史慈早已观其多时,遂取胯下宝弓,满弓搭箭大喝一声‘着’,胡车儿闻声右臂便中一箭,此箭甚有劲道遂将胡车儿待落马下,众人上前将其缚之来见刘尘。

进得大帐胡车儿犹自不跪,怒视刘尘道:“今日败于你等诡计,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遂看向旁出,再不多言。

“以你之意,你那军师使计便是使得,我等用计便为诡计?你这蛮子倒也好生不讲理,暂且押下,待破宛城之时再做计较。”说罢刘尘挥手命兵士将胡车儿带走看押,翌日尽起三军往宛城而来自不多言。

却说安其时李傕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

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暗奏献帝曰:“今曹操拥兵二十馀万,谋臣武将数十员,若得此人扶持社稷,剿除奸党,天下幸甚。”

献帝泣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