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众乐(2/3)

个疯子,笑声响亮突兀,管他周围的人认识不认识,抓过来就是一顿猛晃,“瞧见没?我叔父厉害吗?我叔父一箭就投中了!我叔父是全大汉投壶最厉害的人!” 因为在永昌里吃了闭门羹,心情不畅,早把跟随的仆从打发回去了。 邓弥气呼呼从人满为患的醉香楼里出来,心情雪上加霜,更加不畅快了:“投壶,投壶,一天到晚就知道投壶!你真是气得我想去投湖!” 在醉香楼门前等了片刻,邓康没见出来。 玩物丧志的小兔崽子。 邓弥越想越生气,不再等邓康,板着脸独自走了。 愤懑走出老远,邓弥忽然意识到自己又办了件错事——“君子仪态庄重,当处变不惊。”——这气是万万生不得的,回家若教母亲看见了,少不得又要罚抄“淑人君子”一百遍。 还好没到家,真是好险。 邓弥立在街上,惊险地松了口气。 这心一静,眼睛能看见的东西就多了。 今日街面上的气氛,着实是和平常很不同:老百姓个个喜气洋洋,脸上没有不带着笑的,贩夫走卒吆喝买卖的声音宏亮,各自相熟的人碰见了,都眉飞色舞驻足笑谈,就连姑娘妇人,也不曾一下子看见过这么多…… 满街上熙熙攘攘,人们衣着极尽光鲜。 邓弥最初是以为自己见识短浅,没见过正月的皇城京都是什么个模样,直到她后来看见了张布的皇榜。 “大赦天下?” 正月第一天,刘志就下诏大赦天下,以安定四海民望。 上一年诛灭外戚梁氏,从梁冀家抄出来的钱财足有三十亿钱之巨,刘志便免除了全国百姓下半年的赋税,还把梁家庞大的林苑分给了穷人,那已是天大的恩典,而新春伊始,大赦的诏令又跟着下来了,百姓们只觉得可喜的事情是一桩跟着一桩地来,开心极了。 邓弥总算明白,醉香楼小气的赵掌柜怎么忽然变大方了。 “喂,邓弥!”,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邓弥还在皇榜前发呆,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年就挤到她身边来。 邓弥转头,原来是太尉黄琼的孙儿黄荀。 “正巧,你也在这里。”黄荀喜笑拉住邓弥,“我们商量着要去松竹馆乐一乐,你与我们一道怎样?” 这帮公子哥,乐一乐肯定少不了喝酒,邓弥想起上次他们十几个人来灌她一人酒的惨烈场景,胃里就泛酸。 邓弥连忙摇头:“不了,我不去,你们自己……” 黄荀不肯,硬要拽她同去。 邓弥力气不如黄荀大,黄荀轻易把她拽出了人堆。 “我真不去!” 邓弥死死扒住车壁不松手,咬牙努力抗争。 黄荀掰开她的手劝道:“今天人多,很热闹的。” 最怕就是人多热闹。 “我说过,我不去!”邓弥沉下脸来,“你要再这样我就——” “不客气”三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小荀,快看,又逮着一个。” 邓弥心想,莫不是又一个倒霉鬼?不禁循声,同时与黄荀望过去。 被三两人簇拥住的,是一个穿白衣的儒雅公子。 邓弥看见那个人的长相,不由得惊住:这个人……他,他不是……杨洋吗? 那张脸是不会错的,可是举止形容却完全不同。 邓弥所知晓的杨洋,是一个少年刺客,反观那位公子,气质出尘,风姿翩翩,一看就不像久染江湖、杀伐果断的样子。 那位公子并两人登上了另一辆马车,那车上之人打过招呼就先走了。 邓弥呆了片刻,回过神来时抓住黄荀问道:“方才那穿白衣的人是谁?” “哦,他呀,他是杨……嗳?”黄荀话说到一半故意不说了,狡诈笑着引诱道,“想认识他?跟我走啊,反正是在一块儿喝酒,到时我给你引荐引荐?” “他姓杨?”邓弥略微思量,心一横,豁出去了,“好,我跟你走!” “哎哟我的天!” 邓弥才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