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烟雨蒙蒙(1/2)
王家的生意如日中天,连同乡里、村里两位书记都乐呵呵地,税收多啊,王家赚了钱还会拿点钱出来做善事,搁哪个领导不开心?
但王培根倒是很焦虑。
为啥,还不是那两个孩子。
其实在初二升初三的暑假里,王培根就想让两个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他是语文老师,语文里最难的恐怕就是文言文了,大量知识点需要背诵。
王培根就到学校拿了三本语文书,教两个孩子古文,第一课是《曹刿论战》,下面就是《陈涉世家》。
可惜,小华是从来不会认真学习的,基本上属于陪读。
而小美,她发现自己的读书方式和爸爸的教育要求很不同,小美习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再复习、记忆,而我们王老师的要求是当场听,当场记住。
所以在王老师问了几个刚教过的古文含义,两个好大儿都摇头后,本来就是爆脾气的王老师,彻底爆发了。
于是,在《陈涉世家》讲到一半的时候,王家的暑期开小灶计划宣告夭折。
开学不久,小美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这主要是初三学科多了,所有老师基本上都是一个初三班级外加初一初二几节副课,所以每天都是六个老师盯着你,有点喘不过气来。
老师们认为这是重点班,讲过的学生应该马上就会、就记下了,这上课的速度非常之快。quai.c0m
这可把小美苦坏了,她是要课后才记忆的。
但现在,显然没有时间让她再找那么多时间专门用来复习、消化、记忆了。
再看看周边同学,崔建华不用说,小罗卜头一个,坐第一排,上课老师问啥,他总能答出来,每个老师都会摸摸他的头,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还有那个小升初跟她并列第一的同学,这回从片中来到了重点班,这家伙初二期末考试居然考了第一,这初三还“篡班夺权”,当了班长,叫一众本来就在中心校的学生情何以堪。
不说这两个妖孽,其他同学也是,个个读书认真不说,考试成绩那是一个比一个好。
开学初,学校安排初三学生住宿。这个时代的住宿条件肯定是很差的,在学校最南面的河边,一幢平房,北面就是校办厂,宿舍比校办厂低了将近一米。
宿舍是大通间,女生们集中在两个大通间里。
小美经常在中午吃好饭后去宿舍玩,宿舍里的床铺用品、颜色都是五花八门的,学生们床底下就是两双鞋,一双球鞋,黄色的解放鞋,还有一双拖鞋。
这是班主任王老师规定的,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在学习上高昂奋进。
住宿生一早跑步,然后进教室早读,就是各种背:每一门课都要大量记忆。
这些同学中,几个复读的成绩都挺好的,毕竟她们成绩本来就不错,就是为了考中专中师才选择复读的,如果成绩不好的话,也不敢复读。
还有很多小美初一初二时期的手下败将,一进入初三,特别是男生,成绩一下子就冒出来了。
小美自己一开始有点三心二意,家里事业在扩张,她除了操心家里的事业,还要和向玲玲周惠芳操心现代的事业。
剩下的时间里,她还是用老办法,没有专心读书,当时最流行的是单田芳的《说岳全传》,小美喜欢一边听一边做作业。
终于在十月底的期中考试时,小美摔了一个大大的跟头,跌出了班级前二十。
顾花娥的意思是让女儿也去住宿,每天参加晚自习,只要花功夫,她是相信女儿成绩会回暖的。
王培根也很纠结啊,想叫女儿去住宿,但住在学校,他越发不好控制了。这孩子她是可以“任我行”的,没有家里大人看着,她不得每天去现代、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