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0/www.xbqg66.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0/www.xbqg66.com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百五十九章:密谋(2/4)_三国之江山美色_新版笔趣阁

第一百五十九章:密谋(2/4)

”他怎么也算五子良将了?而夏侯渊死于定军山,虽然在骑兵布阵方面也还是有一套,但是比起后来的骠骑大将军曹仁来,还是差了一截,毕竟是骑兵方面,曹仁更适合之,而且他还能够在局势对己不利的情况下,守住樊城,顶住关羽的进攻。但是夏侯敦之勇却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自己的眼睛被射掉一只,居然还大喊“此乃父母精血。岂能浪费?”然后将眼球扯出来吃掉!而张郃战功不如这些人,却能够与张辽齐名,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当时诸葛亮曾给他一个评价:当身陷困境之时,张郃居然毫不惧怕,率领自己的部下勇猛地冲破蜀国诸葛丞相布下的陷阱,左冲右杀,突围而出……诸葛亮则一脸严肃地在山坡上看着这一幕,感慨地对旁边的人说:“想当年,张郃大战张翼德,今日相见,果真名不虚传!此人不除,必将威胁我们的北伐大业!”于是当时就有了杀张郃的想法。一个能够让诸葛亮都感慨和想除掉的人,水平当然非常地高了。至于历史上为什么张郃要背叛袁绍,其实他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的张郃与高览面对着乌巢被袭、粮草被烧、军心不稳的严重局势,依然能够劝说主公早下决断,而最后之所以要投降,还不是因为有小人郭图在背后搞鬼,而袁绍自己不会用人,都什么时候了还要乱杀人?想来自己回去以后也没什么好下场,“良禽择木而栖”这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恐怕若不是袁家父子让张颌彻底寒了心,他也没有背主的嗜好。

张颌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张郃和高览都不差,虽然怀疑是有的、担心是有的,但是曹操向来善于用人,袁绍的手下在他那里其实大多数都有好结局的,更何况是河北名将、能够跟张辽对打几百回合不分上下的张郃呢?而事实证明,张郃也没有让曹操失望,此后的他更是为了魏国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而且这个家伙再怎么着都比高览幸运。

张郃率众投降于曹操以后,得到了重用,他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残局,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迫使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与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退兵,司马懿使张郃追杀,张郃曰:“军法,围成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只好硬着头皮前往,结果被伏身亡。张郃素来的印象是有勇无谋,比如他坚持出兵与诸葛亮作战,拒绝了司马懿坚守不战的意思,最终却导致大营被毁,损失惨重,而他自己也被司马懿严厉批评。而且当时在巴西和栖霞关与张飞对垒时,张郃甚至还不如一向都有勇无谋,爱喝酒惹事的张翼德,甚至最后都无法与其正面对垒,而是借助山道的崎岖一逃了事。

张郃前后征伐,身经百战,几乎百战百胜。生平唯有一败,那就是瓦口关败于张飞,张郃可算是孤独求败了。他和张辽一样,算的上是中后期魏国的支柱,张辽以步卒八百大破孙权十万之众,几获孙权,闻文远之名,东吴小儿不敢夜啼,若召虎复活。这也是虎威。而张郃则是凭无双智勇成就威名,将在谋而不在勇,五人中张郃才更可怕。

其实这个家伙应该是颇懂兵法的,虽然不能够与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牛人相比,更无法与郭嘉这样的怪才相提并论,但是这个将军在一开始的曹袁大战中,都能够审时度势、作出投降曹操的明智之举,由此我们也看的出来,张郃其实是一个极有谋略并深知军机的将才,不负“巧变”之名。而他最后既然能够想到“军法,围成必开出路,归军勿追。”而为什么一向聪明的司马懿就不明白呢?而且同样是前面我说到的张郃出兵袭击诸葛亮后勤部队,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