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为民事功,大学也(2/3)

修说的,语气严厉。却也是高举轻放,骂是骂了,最后来个“诫之”,就是要批评一下。

皇帝点着头:“那就……欧阳学士拟个训诫书,翰林院盖个印,张贴出去,让学生们散了,不要再来闹了。”

“臣这就去草拟,送来陛下与诸位相公定夺。”欧阳修很生气,这个子弟,消停不了三天,总要惹是生非。

……

却说国子监这边,狄咏是姗姗来迟,来得也正好,胡瑗刚看完刘几送来的口录,在书房里坐了一会,才到堂前。

学生们也在堂前落座,有人已经准备要告状了。

这时候,狄咏进来了,落座。倒也正好,有人还怕他心虚躲着不来了。

郑獬第一个起身开口:“夫子,学生有一事要禀!”

胡瑗其实心知肚明,却拿出看完的口录,说道:“你先看看这份口录,看看有无差错!”

胡瑗这举动,就是公正之举,不偏听偏信,刘几送来的,他还要给另外一个当事人看看,如果另外一个当事人认可了,那这事就才算是真正清楚了。

郑獬不明所以,上前躬身接过,低头开始看,原来是昨夜辩论的记录,立马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郑獬点头:“就是此事,倒也不知何人记录得如此全面,学生要说的,就是昨夜之事,狄子道大言不惭,悖逆至极,以其小小见解,妄议圣贤之言,还口出狂言,要以事功为大学,说什么圣人之大学,非读书人与官员之大学……”

胡瑗摆摆手:“嗯,老夫已知了……上课!今日就再讲一讲大学之道……”

郑獬大喜,便是知道胡瑗这是要拨乱反正,好好让某些人知道知道什么才是大学之道。

狄咏其实也有些紧张起来,抬头看着胡瑗,深吸一口气,心想,胡大佬,你可别让我失望啊……你之前可是说事功是可以的,你可不是迂腐之人。

胡瑗开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话,圣人错了吗?”

说完话语,胡瑗左右扫视。

“自然是没错的!”程颐先接了。

胡瑗点着头:“嗯,自是无错!”

程颐脸上的笑忍都忍不住,甚至下意识去看了一眼狄咏。

却听胡瑗又问:“何谓止于至善?诸生来答!”

程颐上一答得了鼓励,立马又接:“止于至善,德之至也!无尚之德,便是止于至善。”

胡瑗不说话。

郑獬又答:“夫子,止于至善,便是无终止之追求,时时修身,时时济民。”

胡瑗没说话,看了一眼狄咏。

这是示意,狄咏自然立马答道:“学生昨夜之言,止于至善,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胡瑗显然在口录中已经看到了这句话,此时听得狄咏再说,欣慰点点头:“狄子道此言甚好,明德亲民之极,便是止于至善。看来狄子道对于大学之道,深有见地,治学有成呐!”

狄咏闻言,立马放心了,大事已成。只是这个回答,抄自王阳明。

却是胡瑗夸了一下狄咏,满场之人皆是变色,郑獬急了,连忙问道:“夫子,这话虽然是狄之道昨夜说的,但他说事功便是大学,岂有此理?”

程颐颇感事情不妙,也问:“夫子,事功之言,岂能是大学?学生不解!”

胡瑗忽然起身了,用眼神再次扫视满场,最后看向刘几,先说:“取纸笔来记!”

刘几连忙舔笔,一张纸铺上,一脸紧张看着胡瑗。

胡瑗踱步而起,也开口:“圣人大学之道,微言大义也!言之在理,以为君子之求。而这求得之法,圣人并未详述,自是可以千差地别。难道狄子道之事功就求不得明德亲民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