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2)
有说过大理无豪强。而是此时高杨刚灭,大理还无豪强,皆在兵威之下,若拖得三年五载,大理就会又有豪强了。
段思廉哭着,拖着……
狄咏也不管了,把国书一拉,铺开,抽刀就劈,一张绢帛国书,从中两半,连带桌案也劈成了两半……
再看狄咏,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绢帛,上面字迹清晰,新国书早已写就。
“国主,大印在何处?”狄咏问着,其实狄咏知道大印在哪里,就在这个简易的军帐里,四周不大,东西也不多,几个皇帝贴身的箱子而已,翻找一下肯定能找到。
但这玩意,最好还是这个国主亲自拿出来盖上。
军帐之外,有大理的护卫,也有狄咏的护卫。军帐之内有哭声,军帐之外大理护卫一个个面面相觑,却也没有一个人进来查看,因为杨得忠堵在了门口之处,如铁塔一般,站得笔直。
段思廉依旧不语……也许他在用沉默抗议……
也许,他这辈子,也习惯了某种逆来顺受……
反正他就是只顾抹泪……
狄咏再也没耐心了,已然起身翻找,几个箱子而已,一通找。
找到之后,大印鲜红,加盖在新国书之上,这国书还是狄咏亲笔。
盖完,狄咏也不把大印还回去,而是拿在手中,开口一语:“国主,此事可没有出尔反尔的,若是在皇帝陛下面前出尔反尔,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说完话语,狄咏几步近前,一直走到段思廉面前,虎目一瞪,问道:“你可知晓其中利害?”
段思廉跌坐而下,连连叹息。
狄咏蹲下身形,再问:“你可知晓?”
已然气势逼人!甚至还去拿刚刚放下的刀。
段思廉轻轻点了点头:“嗯……”
一个人,一旦习惯了隐忍,那就真的习惯了隐忍,忍受高家几十年的颐指气使,与忍受狄咏的咄咄逼人,都是一样的忍……
忍与怂,其实许多时候是一回事。这天下之事,哪里有那么多的卧薪尝胆?
“好,一言为定。”狄咏抽刀归鞘,把国书放在段思廉面前:“这国书,还得有劳国主亲自献上!”
说完话语,狄咏转身出门,站在门口处,也叹气一声……
这种肮脏事,皇帝“不知”,狄青不知,满朝诸公皆是不知。
却是这天下皆知,大理国主感恩天朝,效仿吴越钱氏,家国投献,世代公卿富贵!
美谈!
青史留名,万世传颂!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