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昏君,谁稀罕谁去(2/3)

能为宰相?”

诶,说到这里,我狄咏可就来兴趣了,立马接话:“陈执中,为了权位,不惜让陛下行有违礼法人伦之事,此亦国贼尔!”

在古代,正儿八经的朝代里,没有不是的皇帝,只有不是的臣子。皇帝做了任何错事,那都不是皇帝的错,都是臣子的过错,臣子出谋划策不当之罪,臣子谏言不到位之罪。亡国之君有一定的例外。

孙抃见得狄咏对他的工作如此支持,颇有感动,立马又道:“着人查探,倒要看看这般阿谀之人,到底做了多少肮脏之事!”

众多御史拱手一礼,就是得令了,干,干陈执中!

这班上得,还有意外惊喜……

狄咏很是高兴,加了一语:“必要详细查探国贼之罪!”

御史台,开足马力,要干人。

狄咏下班了,正要回家。

忽然,又来了阉货,皇帝召见。

狄咏心中有气啊,你把我打成这样,这他妈都多少天了?我都能跑能跳了,皇帝你终于是想起我了?

我他妈还不去了!大昏君,谁稀罕谁去!

“头前带路!”

书房里见到皇帝,皇帝还真憔悴了不少,眼看着的憔悴……

狄咏见个礼:“臣狄咏,拜见陛下!”

皇帝轻轻抬手,示意免礼,然后发问:“可都好了?”

什么好了?屁股啊?狄咏答着:“没太好!”

“好了就是好了,没好就是美好,没太好是个什么意思?”皇帝发问。

“回禀陛下,没太好,就是能走路了,但是屁股还疼,坐不得躺不得……”狄咏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解释着。

“怎么?你还有气?”皇帝问道。

“臣,不敢!”狄咏躬身。

“哼……圣贤云,近之则不逊,远则怨,小人与女子也,你是小人还是女子啊?”皇帝问着。

近之则不逊,就是太过亲近了,就少了尊敬。远则怨,就是疏远了,又起了怨恨。这就是孔子说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就问你狄咏,是小人还是女子?也是狄咏,近来可没少作。

男子汉大丈夫,哪里有那么多小气巴巴的?

狄咏开口:“陛下,不知何事召臣前来?”

狄咏不接茬了,随便你说,反正我委屈,说正事,正事我还是干的。

“哼……若非王安石上书,说那泉州商税之事,朕岂会见你?”皇帝赵祯也来气了,如今他真有一种孤家寡人之感,有一种落寞……

这种落寞,来自后宫皇后的态度,也来自许多朝臣越发疏远的感觉,这种疏远倒也不是真的疏远,就是一个个都开始正儿八经了,说什么事情,都是板着脸,连狄咏都是如此。

这就是士大夫的力量。皇帝是得巴结着,但皇帝也可以晾着。也不是没有阿谀奉承的,比如王洙,但是王洙这种,也会受到士大夫的排挤,甚至还会受到打击。更多的人,并不敢去学王洙。

这并非士大夫们真正有过统筹商量,这种力量本身就是无形的,而且越是中坚力量,就会越主动维护这种士大夫的道德与观念体系,反而真正的皇帝近臣最为难。

所以这些近臣的做法,那就是一本正经的,也不得罪皇帝,也不给自己留一个什么阿谀奉承的名声。

这种一本正经,显然皇帝是可以感受到的,就好比本来大家都很熟,时不时还能说说笑笑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来去有商有量的,也可以说一些掏心窝的话语。

忽然间,一个个都公事公办的模样了,板着脸,说正事,也办正事,说完就走,没有一句多余,连皇帝都会有一种受排挤的感觉,还找不出这些人任何错处来。

皇帝最近,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