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陛下,臣狄咏有奏奏奏奏奏(2/2)

满脸失望之色,眼神扫视当场,终于问到了狄青:“狄枢相之意呢?”

狄青纠结不已,却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这事如果没有狄咏,狄青必然第一个请战。

奈何,这事,狄青心虚了,因为他知道,西夏使节之死,十有八九与狄咏有关系。

这种心虚,不是狄青畏战,而是狄青总觉得自己亏欠了朝廷与皇帝什么东西。

兴许是亏欠了忠心,亏欠了忠义,亏欠了良心。

“臣,以为,能不战就不战,非要战,当也不怕战,若是非要战,老臣愿往!”狄青心虚答着。

皇帝点着头:“诸位……可有不战之法?”

皇帝的视线不断来回……

却终究没有一人与皇帝对视。

这种情况下,谁人敢说有不战之法?党项连使节都不来了,意思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如果还要商量,那就得派使节出使西夏,出使不外乎就是去求和……

此时若开口,谁开口,怕就是谁出使了……

求和本就是屈辱之事,更何况还求不来和平,差事十有八九又要办砸,回来免不得又要倒霉。

能给出的求和条件,无外乎给钱,给多少钱算个头?再说百十万贯,显然不能解决,来个几百万贯,哪怕党项答应了,朝廷此时此刻也拿不出来?

要是政治可以谈梦想,那众人真的梦想一件事,大宋天兵一出,党项丢盔弃甲。

但是……这种梦想,不现实,这几十年来,战场上当真屈辱受尽,自信扫地。

“臣,狄咏有言!”狄咏终于出来了,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皇帝一看狄咏出言,用膝盖想也知道狄咏要说什么,不外乎年轻气盛的话语。

皇帝未答话,也就是未让狄咏出来禀奏,因为他终究还是想有人能出得所谓两全之策,也让他这个皇帝能安安心心度个晚年。

皇帝未允,却听狄咏又是大喊:“陛下,臣狄咏有奏!”

“陛下,臣狄咏有言上奏!”

“臣,狄咏,请奏!”

狄咏一遍一遍喊着,一次比一次大声。

宰相梁适还纳闷不已,皇帝怎么不听狄咏说话了?

梁适哪里知道,狄咏在皇帝面前已经几次表达了要与党项开战的狂言,只想着狄咏这人向来有谋,也该让狄咏说一说,说不定真有解决之法。

所以梁适试探性问皇帝:“陛下,不若让狄学士说上一说?”

皇帝不置可否,闷闷一个:“嗯唔……”

梁适连忙示意狄咏说话。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