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陛下之意,莫不是已然决定应战了(2/2)


皇帝叹了一口气:“却又不知多少无辜将士要战死沙场……”

这话不是皇帝圣母心,而是真的悲哀,常言道,死得其所。这般去死,好像就是白白死了一般。

但是皇帝要面子吗?还是要的,皇帝的面子,太过重要。皇帝又言:“二位之见,何人领兵合适?”

锅已甩出去之后,梁适便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了,显示出他该有的谋略水平:“陛下,本来狄枢相是最合适不过的,奈何……狄枢相主政枢密院,走不开。便是其子狄咏了,狄咏有勇有谋,能文能武,堪当重任!”

这几句话的谋略水平显示在哪呢?就在那句“狄枢相走不开”,是真的走不开吗?

显然不是,狄青在枢密院,那就是个吉祥物,多是象征意义,怎么可能走不开?

真正让狄青走不开的原因有二。一是狄青武夫,已经到汴京里关着了,就不能再放虎归山了,不怕一万也怕万一,一旦狄青回西北掌大权,麾下皆是旧部,又有朝廷名正言顺的命令在身,一旦造反,那真是不堪设想。

第二,是狄青如今,实在难封,万一狄青真的打胜仗了,如何封赏?难道真为宰相?武夫宰相?宰相之权,实在不能放在一个武夫手中,因为宰相在政事堂,那真是天下大小事一应在手。

官员升迁,军将任免,度支财政调拨,这些都让狄青掌握在手,那更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梁适自己就是宰相,岂能让狄青当宰相?

不封赏也不行,狄青真打胜仗回来,不升官不进爵,那往后军将,何人还有心思为国效力?

这其中的尺度分寸,就是政治平衡的要点。

皇帝自然懂得梁适简单几语的深意,看着梁适,慢慢点头:“狄子道,不错,堪当重任。”

狄子道,入京这么久,办的事情一件又一件,就从来没有让皇帝失望过,每每都是惊喜连连。

梁适闻言,反问皇帝:“陛下之意,莫不是已然决定应战了?”

面子嘛,一切都是为了面子,要一个体面。

皇帝心中,已然决定了七八分,但还是不答,只道:“二位先去,且传句话,让狄咏再来见一见……”

梁适点头:“臣亲自去一趟御史台,陛下稍候。”

这个朝廷,包括皇帝,当真就这么被狄咏“逼上梁山”了。

狄青,却还在家中惴惴不安!

而狄咏这个始作俑者,正在御史台班房里坐着,不断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紧张与压力。

(今晚还有,多更来补,至少四更)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