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这一切,也是这么微妙(1/2)
冯京这才算听懂了,这是狄咏送他一个人情的意思。这个人情说大不大,说小还真不小。
这是善缘啊!
冯京,也急需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本该避嫌外调的他,想要留在京中或者京畿,就得有一个合适的职位,还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借口,外加皇帝点头,因为冯京品级已高。
职位好说,时机借口也好说,皇帝点头,那就需要这种露脸的好印象了。
狄咏这个善缘,来得还真是时候。
冯京起身了,一礼:“谢过狄学士了,还劳狄学士多费心,只待学士回京,定然为接风洗尘……”
这个人情,冯京接了。
狄学士也不是白送人情,也是一举几得的事情,给冯京送个人情,冯京对狄咏而言就有了价值,往后肯定用得上。
把陆诜搞下去,苗继宣也需要这个时机与职位……
乃至于……
有了苗继宣,狄咏在西北的影响力也更加直接,哪怕狄咏回京了,前线文武,狄咏依旧还可以做主心骨,特别是养马练兵之事,狄咏甚至是那隐形的主事之人。
而且,表面上看起来,这事还与狄咏关系不大,弄倒陆诜的是冯京。这是梁适的手段……
这些事,就是这么微妙……
狄咏也不多等,直接转头:“李宪啊……你与陆诜共事多时,这事就交由你去办……”
李宪躬身一礼:“奴婢定然办妥。”
办妥什么?各种证词证言,各种弹劾文书,越多越好,特别是李宪在延州府走动了许久,也熟悉那里的官员,皇帝宠信的内侍,暗示明示之类的,多几个同僚弹劾一下就多一些说服力。
军将这边不用李宪操心,种愕之类,早已对陆诜意见大了去了,狄咏一句话的事。
冯京拿起茶杯:“以茶代酒,狄学士回京,可一定要第一时间差人来知会一声……”
“冯待制昔日里连中三元,在下闻之,当真惊为天人,更是敬佩不已!”该是商业互吹的时候了,狄咏也是状元,狄咏夸的连中三元,那就是真正的牛逼。
冯京脸上笑开了花,手却在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此时,西夏京城,兴庆府,皇城。
十岁的皇帝李谅祚稳坐高台,没藏太后坐在一旁,宰相没藏讹庞居文武百官之首。
没藏荣仁面色惨白,一脸病态,勉强站在百官头前。
没藏这一家子,是真的一手遮天了。
米擒真野一脸悲愤,口中大呼:“陛下,臣愿领兵十万,踏破京兆府!”
米擒真野深仇大恨,却也只说踏破京兆府(长安),没说什么要打破汴京城。可见,西夏也从未有过要灭亡宋的心思。
辽国也是如此,没想过要灭亡西夏,也没想过要灭亡宋。
宋如今,也是如此,既没想过要灭了辽国,也没想过要灭了西夏。
三国,都进入了这种心态。
皇帝李谅祚,看了看自己的母后,看了看自己的舅舅,又看了看自己的表哥,一言不发。
倒是也有官员上前来说:“陛下,太后,此番战败,让宋得地几百里,万万不可就此罢了,当起兵再讨,否则后患无穷!”
也有反对意见:“此言差矣,此番大败,国内之事,诸位皆知,如今不比以往,辽为虎狼,不可不防,若是举国而战,胜负且不言,万一辽人又趁势而来,该如何是好?”
米擒真野立马驳斥:“胡说八道,难道就这么认了?几百里地,就这么归宋了?宋狗不过一时侥幸,宋狗之兵,岂是我党项勇士之敌手?一着不慎罢了,若是不趁宋人立足未稳,来日一旦站稳脚跟,哪日宋军兵围兴庆府也未可知……”
米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