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韩琦要回京(1/2)
狄咏为何如此答?
这里面,是弯弯绕!
狄咏若是极力撇清自己与梁适的关系,那就是把皇帝当傻子耍,皇帝能是傻子?能不知道狄咏与梁适其实关系极好?
狄咏越是避讳他与梁适的关系,在皇帝看来,那就是越有问题,其中猫腻肯定很深。
所以狄咏不能直接避讳,反倒得直白一点。
皇帝闻言点头:“那按理来说,梁适再拜相位,当是合适的……如此,朕倒也不犹豫了……”
狄咏点着头:“合适合适,梁相公对臣照拂有加,又能力出众,他若再拜相位,臣便也开心得紧!如此,梁相公也得承情了不是?若非臣打了胜仗,焉能有梁相公再起?哈哈……陛下,只等梁相公回京,臣得让梁相公请吃酒!”
狄咏这番话,没其他意思,就是告诉皇帝,我不是他的人,我也不欠什么,更不是他的人,我跟他关系是好,但我们是平等相交,也坦坦荡荡,没什么不可告人的东西。
甚至,这回,还是他欠我狄咏的了。
虽然这话说起来有些托大,但就显得坦坦荡荡……
皇帝闻言点着头,无喜无悲:“嗯,该是他梁适欠你个情分!这顿酒,该请。”
好险,狄咏心中暗自所想,差一点梁适就回不来了。
皇帝也不等了,提笔就写,一个条子,也不是什么正式文件,写完说道:“子道啊,顺道把这条子送到政事堂去。”
狄咏接过,去干活,拜别而去。皇帝要任命宰相,也还有一道手续,中书门下,一个出任命文书,一个审核,如此才能形成正式的文件。
走得远一点,狄咏把条子打开一看,脸就黑了。
梁适归京,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拜相位,这是高兴的。
但狄咏在条子里看到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韩琦,三司使。
冤家路窄!
韩琦,三司使,这就是预备宰相啊,长则三四年,短则一二年,这韩琦必是宰相。
就没一天好日子过?
要说韩琦这人,不说那些战场大败的事情,就说这人官场政治上,那真是牛逼大佬。
他小了范仲淹近二十岁,但他却与范仲淹属于一辈人,与范仲淹搭档主政西北,可见这人崛起速度之快。
韩琦不仅崛起快,还深受皇帝信任,西夏立国,大宋与西夏苦战,这等重要之事,甚至就是当时大宋朝廷最重要的时刻了,就比生死存亡差一点的时刻,韩琦当时年不过三十而已,就参与主持这等国家大事。
后来好水川大败,韩琦虽然贬了一下,却又立马官复原职,可见皇帝之信任。
随后不久再回京,三十出头,就与五十多岁的范仲淹一起担任枢密副使,两人已然就平级了,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开始庆历新政,后来新政失败,众人陆续遭贬。
韩琦也辗转了些年,皇帝依旧对他念念不忘,这次,又回来了……
皇帝对韩琦的信任与喜爱之深,可见一斑!
就像如今,皇帝对狄咏的信任与喜爱。
这两种信任与喜爱,虽然相隔了二十年,但显然极其相似,仿佛就是一回事。
兴许,说不定,有可能,皇帝还在狄咏身上看到了昔日韩琦的影子。
哪怕如今当朝宰相富弼,也年长韩琦几岁,但向来对韩琦也多是礼遇有加,客客气气。
韩琦,仿佛天生就是这朝堂的主角。
条子送到政事堂,狄咏却一直皱着眉头。
韩琦这个名字一出,给狄咏第一感觉是什么?是忽然就提醒了他狄咏,如此无人可比的皇帝宠信,还真不是他狄咏一人独有的。
也有人与狄咏一样,受得这般无人可比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