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兴许,过于野蛮,也不是好事(1/2)
不知多少年没有过这般阵仗了……
夏州城下,无定河边,营寨绵延,狄咏向来稳扎稳打,建寨子,而且不建一处,建两处,相隔三四里地,互为犄角。
一来,寨子小一点,好防守,也好管理。
二来,就算敌人来袭,袭击一边,必然受另一边围攻。
干大工程,仿佛是中原汉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从修长城到修运河……
步步为营,是狄咏此番的主要战略。
人到哪,营寨就修到哪,壕沟就挖到哪!
无定河这个名字,实在太不好,总是让狄咏想起那句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总是扯起狄咏那最后一丝对于战争残酷的悲伤。
几十万人,包括党项人,人人都是某一个她的深闺梦里人。
就是不知这回,那些做梦的她,还等不等得到梦里人归家的那一刻……
围城!
狄咏在中军大帐里,下了战时第一道命令:“诸位,此番围城,夏州城内,不得留一个活口!”
众人闻言皆惊……
最惊的莫过于苗继宣、王韶、刘几、梁彦昌这些文官……
苗继宣开口问道:“小狄相公,这般,怕是不利于战局……若是夏州一破,满城皆屠,往后城池,必是众志一心,奋勇守城……”
苗继宣说得有道理。
但狄咏也有自己的道理:“开得此战,便要教党项皆知,要么开城来降,要么城破皆亡!”
“这……”苗继宣打心底里不认同。
也没什么这不这的,蒙古西征中亚西亚东欧,就是这个套路,没啥大不了的,这般的蒙古,一路西去,威势能到什么地步?
蒙古人打破一个城池,留一个蒙古人驻守,竟无一人敢反抗!
狄咏所想,是时候彻底解决西边的问题了,用酷烈之法,永绝后患,党项之事,还真不是在宋朝忽然如此,在唐之时就多有反复,一直延续下来的,宋就从来没有真正掌控过这里。
狄咏,不想以后还得花时间精力又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回,一次打服,彻底服服帖帖。
所以狄咏摆着手说道:“苗知府不必多虑,诸位只管把军令传下去,这夏州城内,唯女子可留……”
种愕等人起身得令。
王韶与刘几梁彦昌,便是面面相觑……
苗继宣皱了皱眉,终究没有再说这事,只问道:“小狄相公准备何时攻城?”
这倒真是个问题……
狄咏慢慢说来:“早攻……不妥,一旦早早城破,党项人必无救兵前来,难以真正削弱党项之兵力,来日党项各处兵马一合,决战艰难。晚破城池,亦是不可,太晚,便是党项当真大兵聚齐而来,反倒丧失了战机……”
狄咏显然在想围点打援之策,就是要想尽办法先多消灭一些党项有生力量,就必须要等一等党项援军。
但也不能多等,一旦等到党项大军聚齐而来,那也得不偿失。
“小狄相公之意,几日攻城?”苗继宣又问。
狄咏粗略算了算,答道:“八日,快马轮换,军令来去,与党项人八日时间,差不多了,八日之后,若是有援军来,便是等到了,若是无援军来,那便不必多等。这八日里,也正好把营寨与壕沟都建得稳固。”
“好,依小狄相公军令!”苗继宣答着。
一旁王韶,竟然拿出纸笔记录,他装订了一本空白书册,上面已然写了许多页,倒是今日狄咏才见到,原来王韶,把狄咏在军中一应命令与调度,乃至下达各般命令的道理都做了记录,是真在学用兵打仗之事。
狄咏还抬手一招,让王韶把他的记录拿来看看,看得片刻,狄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