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门下走狗(1/2)
大清早的团圆,阖家之欢。
老爹老娘,兄弟四个,一个嫂嫂,两个老婆,两个儿子,还有暖床丫头,外带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侄儿,在嫂嫂手中抱着。
都在一个大厅里齐聚,站的站,坐的坐,也还有在地上滚的……
老娘是笑中带泪……一会欣喜儿子回家,一会又觉得儿子受苦,却又满地追着打滚的孩童……
老爹是稳坐中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但口中是训斥,除了状元儿,其他四个儿,挨个来训!
状元儿倒是舒服,躺在座椅上斜摊着,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全无军中将台之上的一点威严,却就是不挨骂。
身后还有暖床丫头递送吃食点心,伺候得周到无比。
二儿狄谘面带幽怨,时不时看向狄咏,心中肯定也有幽怨,因为狄咏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带他去打仗……
其实本也不怨,因为狄咏每回去打仗,全世界都没有知道狄咏是去打仗的,是狄咏到了打仗的地方,忽然仗就打起来了。
所以每次听说仗打起来了,狄谘那个馋啊……
本是合家欢,偏偏此时有人进门来与狄青禀报:“老帅,刚刚听闻,陛下旨意下来了,韩相公进了宰相位!”
狄青陡然站起,立马就出门,显然他一直让人盯着这事,等着韩琦进宰相,为什么呢?
他要第一时间上门去祝贺。
看着狄青匆匆而出……
狄咏脸就黑了……
没办法!
不能理解吧……
也得理解。
狄青这类事,还有更有趣的……
比如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军功无数的功勋大将,历史书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给当时的首辅张居正写信的时候,每每都自称为“门下走狗小的戚某”,白纸黑字写着。
你说这是谄媚讨好巴结吧?也没错。
但,这就是宋明这个时代的风气,文武之别就是这么大。
若是用现代眼光来看,这哪里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再如何谄媚也不至于自称“门下走狗”,更别说是戚继光这般的人。
反倒清朝自称“奴才”,都比“门下走狗小的戚某”好听一点。
但,这他妈就是历史事实。
那些给李宪这个太监捧臭脚,说“太尉之足何其香也”的武将,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
狄青要去“捧臭脚”了,又去躬身跪地称小人了……
狄咏极其无奈,唯有心中越来越怒,谁能忍受自己老爹在别人面前如此卑微无底线?
若是别人倒也无所谓,偏偏这事就涉及到了亲爹……
狄咏也起身出门,事多……
去枢密院,韩相公进宰相了,也就离开了枢密院,小狄相公自然就要去自己的地盘里走走。
而御史中丞这个职位,也有了新人,包拯!这官职,还真就是天生就是包拯当的。
包拯的开封呢?
欧阳修去干了,欧阳修如今也是龙图阁学士了,权知开封府。
枢密院里,孙沔主持工作,其实一直以来就是孙沔主持工作,当然,也只是主持平常事务。
狄咏一来,孙沔立马召集诸多官员议事,也是欢迎新领导。
也有新同事,枢密院都承旨梁彦昌,枢密院承旨刘几。还有一个新同事,事情还未定妥,未来的同知枢密使,也就是枢密副使苗继宣,暂时未到。
大小官员,齐聚一堂,狄咏坐中,左右看了看,还得发表讲话:“这个……”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啥,枢密院里,其实都是文官,没有武将,也是这大宋朝如今,武将过不得五品这个天花板,所还得拽点文……
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