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政坛常青(2/3)

了。

若是大商户,乃至百姓,都信任钱庄了,都把一部分钱存入钱庄。那钱这个东西,就都成了钱庄的一个账目来去……

这就是狄咏的最终目的。若是能到达这一步,发行纸币的时机就彻底成熟了。

其实纸币,就是这个账目的进化形态。连记名这件事都省略了,不记名存折,就是纸币。

所以,狄咏需要努力说服王安石。

王安石闻言,其实也在思考,思考了一会,说道:“子道这办法,自是极好,你一说,我也心动非常,但这事,非我一个度支判官可以决定,还得回去禀报三司相公张方平……”

如今的三司使是张方平,这家伙,狄咏不太熟。

“好,有劳介甫兄回去禀报商议,也是小事,后续还有许多钱要从西北运到京城,便是走钱庄的话,连点数这件事都给三司省了,八百多万贯钱,一分不差点出来,那也麻烦得紧……”狄咏加一点说服力。

“那是那是,若是张相公应允了,那可不知省了我多少事,也能省了三司不少花费,子道放心,此事应当问题不大,本也是小事而已,张相公兴许也不一定当回事……终究是我来操办的……”王安石点着头。

这话王安石也没说错,这种具体事务,还真就是王安石操办的,他只需要三司使张方平点个头罢了。

说到新任三司使张方平,说巧也巧,他这个新三司使,正在见新宰相韩琦。

张方平也是老人了,昔日里,西夏战事,他虽未在边关,却也是京城皇帝身边比较重要的谋士之一,之所以说他比较重要,不是当时他官职高,而是他肯去谋,没事就在皇帝面前发表对于战事的看法……

那年月,他也年轻,皇帝也年轻,当时的皇帝,自是锐意进取,情感上也喜欢朝堂上的年轻人……

而今,也都老了。

政事堂里,韩琦与张方平,显然也是老相识了,两人寒暄几番。

张方平落座在下手,又闲聊三五,回忆一下往昔岁月。

然后才谈正事,韩琦开口:“招你来,有一事商议……”

“相公自是开口吩咐,下官照办既是……”张方平答着,两人虽然官职上其实差不了多少,都是朝堂最高层,但张方平的态度上,却很恭敬。

韩琦也不多说,直接又道:“西北得了诺大的疆土,其中田亩,财物……也就是说那些战利品,而今也未有个报备,朝廷一概不清楚,此事吧……说到钱财,终究是三司的事,这具体账目,总要有个报备。将来陛下问起,也好有个答复。”

“那是应该,那是应该……”张方平连连点头。

“其实……也是听闻西北那边,政事与军事,皆是不清不楚,还听闻有人私自拿田亩赏赐军汉,从军将到士卒,皆有……朝廷的土地,岂能私相授受?这事你也要过问一二……不论如何,也不能是一笔糊涂账,朝廷总不能连州府的田亩都不清楚吧?”

韩琦还真不一般,西北军中事,他竟是这么快就知道了,不过也不难理解,他是老西北了,主政军多年,门生故吏岂还能少?

“也听闻诸多官员在丈量了……想来不久之后便会报来……”张方平也答着。

韩琦点头:“嗯,这就好,此事乃三司之下户部重中之重,便等你来报了。”

韩琦说的话,自是都没问题的。但这动机……就不好说了,兴许也想着要拿捏某些人,比如狄咏。

因为这些事,都是狄咏的过手的事。

为何要拿捏狄咏?

因为狄咏如今是高位,是枢密使。

更因为狄咏,身为狄青之子,却不与韩琦亲近!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按照韩琦所想,狄青没事就来拜见,恭恭敬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