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包拯是个大黑脸(1/2)

几日之后,御史台,狄咏的老地盘。

日常会议,包拯黑着脸坐在昔日狄咏坐的位子上,左右环看,下面皆是狄咏的老熟人。

范纯仁开口:“近来,诸位可听闻过一件事?”

包拯问道:“何事,直接说来……”

范纯仁一通说……

包拯在皱眉,只问一语:“是坊间闲言,还是真有其事?”

范纯仁答道:“包中丞,若是坊间闲言,下官便也不会在这里说了,下官本也以为是坊间传言,却是这几日派人四处查问了一番,竟是真有其事,坊间之言自是夸大了一些,说那张相公有几百万贯巨资,倒是不真实。但那张相公没有几百万贯,怕是也有百十万贯……再说,此事也不是钱的事……想来包中丞心中也知……”

“可有明细?”包拯严谨非常,空口白话不行,得白纸黑字的确凿。

范纯仁摇着头:“粗略明细,下官倒是可以做的一个,但要详细,下官怕是难有,毕竟产业庞大,难免有遗漏……”

“当有明细,有了之后,且来老夫这里看看……”包拯也是怀疑,张方平怎么可能有这么豪富?

张方平就是南京人,这里的南京是应天府商丘,离汴京也不远,也不是当地什么豪门大族,普通士族门第,甚至以往还听闻他年少时候买不起书的故事,张方平以前自己说的,自我标榜奋斗不易,还吹过自己读书快,借三史来读,十几天就读完了,吹嘘过目不忘。

这是包拯这等老一辈人的年轻事,也是包拯这般老人才知道的故事。

所以包拯知道,张方平不可能有这等豪富。要说狄咏满汴京购产业,那是正常,狄咏发财的过程,人人都知,甚至整个汴京城看着狄咏发起来的财富,未真正入仕之前,狄咏就开始发大财了。

但张方平,显然不可能。

御史中丞包拯吩咐了,范纯仁自是拱手:“中丞稍待,下官去办……出个明细。”

“嗯!”包拯不苟言笑。

……

范纯仁要弄个明细出来……不免就又想到了狄咏,这事因狄咏而起,更因为范纯仁知道狄咏有这能力。

因为狄咏不论是殿前司还是皇城司,亦或者满汴京的产业与人手……

而且,昔日里调查一类的事情,不论是宰相陈执中,还是迎合皇帝立张皇后的王洙之辈,这些事都是狄咏调查出来的……

这事,还得找狄咏。

但狄咏呢?

只待范纯仁上门来一开口……

狄咏连连摆手:“尧夫兄,我帮不了你,本就教你莫要过问,你非要过问,这事可非同凡响,牵涉甚大,三司使,宰相……”

“子道,子道,小狄相公,你这般是为何啊?又不要你出面,你只管帮我就是,我也不会出卖了你……”范纯仁急切不已。

“我是怕你……唉,不说也罢。”狄咏一脸纠结,这叫什么?这叫心理暗示,给范纯仁植入一个对韩琦不好的感观。

“我听你的了,我报给包相公了,包相公过问了,你不必担忧我,你只管帮我就是……你在京中那么多产业,那么多人手,还有皇城司故旧无数,此事对你而言,太简单不过了。”范纯仁连连在说,生怕狄咏不帮忙。

“包相公?”狄咏还假意惊讶不已,然后慢慢说道:“包相公过问了,那倒是牵涉不到你了……”

“对啊,包相公何等人物……你快差人去办事就是……”范纯仁对这事上心不已,一来是他为御史言官,本职所在。二来,他也需要身为御史言官的政绩。

“唉……尧夫兄,你真是教人为难……罢了罢了……过几天,过几天差人送你府上去!”狄咏终于百般为难之下答应了下来。

“一言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