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情分?可笑(3/3)
转头来,成就了狄咏的无上之策……
却听皇帝还问:“诸卿,子道之策,可是万无一失?”
韩琦想到了一失:“陛下,若是那嵬名谅祚不肯入京受封呢?”
狄咏直接答了一语:“那这便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远有蜀汉刘禅,近有吴越钱氏,但无二心,哪个不来?嵬名谅祚若是不来,那他既非刘禅,也非钱氏,仇敌也,边贸就万万开不得!”
包拯看着狄咏,已然神采飞扬,心中只想,想自己竟还是误会了狄咏,竟真以为狄咏是那为了自己权柄,可以不顾万千人性命的人……
此时再看,什么是肱股之臣,什么是社稷柱石?狄咏不是,还有谁能是?
皇帝再说:“对对对,子道说得有理,就是这个道理,两全其美,若是仇敌,便是一粒米粟也不能与之,若非仇敌,羁縻怀柔拉拢,无甚不可……”
韩琦还想说什么,上前手都拱起来了,却又顿了顿,有一种无力感,自己怎么就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了?
搞错方向了?
还得说句什么:“陛下,怕也怕那李谅祚以为我大宋有何祸心,猜疑之事便是如此,他也怕入京来,死无葬身之地啊……”
“我大宋天朝上国,何曾亏待过任何归附之人?李后主,最后封吴王也,可有杀之?吴越钱氏,世代公卿,如今依旧,何其礼遇?我大宋,从未杀过归附之君主,他只要无二心,我大宋岂能亏待?”狄咏拿的是儒家大义,也是宋在这方面本就做得极好。
皇帝闻言也是大喜:“对,就是这个道理,我大宋之仁义,天下皆知。从未做过背信弃义之事,想来党项人也知道,李谅祚入京,必是厚待。此间乐,不思蜀也,本还想着封为越王是不是过高了,如此想来,倒也无甚不可,美酒佳肴,豪宅美人,都给他!诸卿……”
皇帝眼神扫视……
显然皇帝已经决定了,富弼与皇帝对视一下,立马答道:“陛下,如此,甚好。”
包拯第二个就说:“臣附议……”
参知政事曾公亮左右一看,事实在眼前,狄咏这一策是真好,点头答道:“臣也附议!”
“好,就如此办,中书门下,拟个旨意……”皇帝又起身了,看来就准备走了。
“遵旨……”韩琦富弼,两人躬身。
皇帝果然又出门去,留得韩琦实在不解,看向狄咏,问了一语:“小狄枢相,缘何你又变了主意呢?”
狄咏正义凛然一语:“终究都是为国为社稷,自是万般都要想全,岂能是意气之争?”
包拯听得连连捋胡须,这狄咏,还是那个狄咏,是他以为的那个狄咏,君子风范也!
韩琦自是憋得难受,心中堵得慌,怒,但在笑:“小狄枢相若是有暇,与令尊一道,到府上来坐坐,如何?”
(今天太困了,只能明天了,明天还有。)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