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时间,可以抹平一切(1/3)
米擒真野哑口无言,他不是不聪明,他是很聪明,狄咏这一番话的意思,他岂能不知道?
米擒真野有一句话准备脱口而出,他要争辩自己没有说这些话,没有传什么信,更没有什么所谓弃暗投明……
但他的理智立马就知道,再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呢?
故事剧本变了!
如今的剧本,很简单:党项之主嵬名谅祚,心胸狭窄,多疑成性,刚愎自用,残害忠良!
党项之臣米擒真野,被逼无奈,情有可原,却又贪生怕死,投靠敌人……
史书肯定是这么写的,故事也会如此流传!
兴许,时间久了,年代长了,米擒真野还真就是后世故事里的弃暗投明的正面人物!
米擒真野这一瞬间,只有一个念头,左右一看,动作飞快,就种愕最近,种愕腰间有柄刀,他不想成为狄咏手中的一个工具,一个攻击自己族人的工具。
此时此刻,米擒真野只有一条路,立马立刻,把这条命交代在这里。
他要乘人不备,夺得种愕腰间的刀,结果了自己的性命!
电光火石之间,米擒真野身手本就矫健,手都握到了几步之外种愕的腰间刀柄!
刹那间,种愕反应过来,也去抓刀柄,抓刀柄上的那只手。
然后,便是双方角力,种愕也不是泛泛之辈,乱做一团,种愕在骂:“松手,松手!”
有人在帮,几步上前,也是大喊:“岂敢放肆!”
狄咏有语:“想死?进来之前没死,进来之后,哪里还死得了?”
种愕折克行折克柔吴睿等人,个个悍勇,把米擒真野团团围住,左右拉扯擒拿,门外还冲进来一圈军汉。
米擒真野却在嚎叫连连,左右挣扎,口中大骂:“无耻之辈,无耻之尤,休想坏我大义!”
这么一瞬间,狄咏感觉到了一种可悲,林中的猛虎,却偏偏是个丧家之犬的模样。
许多时候,许多事,非人力可为,大势如此,不是米擒真野不优秀,不是米擒真野不聪明。
是米擒真野的舞台太小了,是米擒真野时运太差!
说起来,米擒真野何曾真正掌控过自己的命运?从没藏讹庞到没藏荣仁,再到如今梁辛初与李谅祚……
米擒真野又何曾真正登上过舞台?
米擒真野嚎叫着,挣扎着,怒吼着,睚眦欲裂,张牙舞爪,泪水在脸,血水在嘴角……
狄咏很同情,也很无奈,开口大喊:“传令党项诸营,特别是米擒部的人,准备集结攻城,以米擒为先锋,静塞军骑兵殿后,诸部左右随同!”
王韶还补充了一语:“把米擒大旗打起来!”
狄咏越过人群,走到大营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吩咐:“用细绳,把大椅拿来,绑好,绑在椅子上,搬到将台上去坐好!”
说完话语,狄咏已然出门,直去将台之上。
心情有些不好。
狄咏面无表情,坐在将台之上,听得鼓声连连,看着各营士卒们遮天蔽日而出,到处都在准备。
米擒真野坐在狄咏身边,浑身细绳绑缚,口中怒嚎连连,头也左右在摆……
狄咏还好言相劝:“其实你坐不坐在这里,都是一样的,城内米擒,都知道你出来了,城外米擒,又不得不去攻城,如之奈何?某麾下有两万骑兵河套之北,军中这七万党项,但有反叛,一家老小,岂还有命在?”
米擒真野仿佛没有听见一般,依旧不断挣扎,兴许,他是在努力表达自己并不是与狄咏一伙,并不是投靠了宋人,但不论是城内之人,还是城外各部集结的人马,都离将台太远,将台这边发生的这些细微动作,哪里又能看得真切。
十几万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