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什么事来着?(2/3)
反扑也极为凶狠,明朝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乃至国民党,后来也是这个路数。不在对错,不在真理,只在立场,只在敌我,只有惨烈的斗争与杀戮。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的大宋朝的政治风气上,其实是很开放的,这种开放的氛围下,也就并不需要狄咏与太多人去勾结私人之情分。
比如包拯,与狄咏说不上什么私人感情的深厚,但包拯就是会帮狄咏办事,是这么一个道理。
真要说感情深厚一点,今日政事堂在场,也就王安石与狄咏有一些私人感情上比较深厚的交集。
狄咏坐在头前第三,与韩琦曾公亮并排而坐,政事堂下,呜呜泱泱皆是红袍。
正式场合,韩琦要来一大通开场白,听得狄咏是昏昏欲睡。但狄咏其实也不反感,他知道若有一日他自己为宰相,正式场合,也会如韩琦一样……
这就是政治的严肃性!他就不是开玩笑的地方,也不是放松的地方,他只能严肃严谨,一丝不苟,一句话也不能乱讲乱说。
却是狄咏忽然心中冒起了一个念头……
他想起了一些名词,比如“内阁负责制”,这是后世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比如大嘤帝国,又比如日本……
其实,内阁负责制,就来自中国,公务员制度,官吏制度,都来自中国,此时此刻的政事堂,其实就是内阁负责制,他就是内阁。
到得明朝,这个制度尤其成熟,特别是有些皇帝,一辈子也没有上过几天朝。中国三省六部这一套,其实就是后世千年全世界的行政模式(注意,这里说的是行政模式,不是政治制度,也不是意识形态)。
后世西方人,不仅把这套内阁学得明明白白,连党争也学得明明白白。所谓西方民主,就是各个国家各种党,为了一个首相,为了一个总统,那真是斗天斗地,斗得昏天暗地……
党争这玩意,中国千年历史明明白白,不可取。党争越盛的时候,便是中国历史越气人的时候。党争大起之后,一定带来国势的没落。
一旦党争大起,那真是啥事也干不好,就剩下内耗了。
中国的历史经验下,有一个真理,政治,在于互相妥协,在于互相商议。一定不在于内部互相的斗争。这就是政治协商制度!这才是真理,也是儒家中庸的本意。
后世西方的党争,把历史拉长再看,终有一日再回头,也会是西方没落的主要根源!
而后世西方之所以能崛起,从来不是因为所谓民主之下的党争,他们的崛起,来自殖民,来自掠夺,来自战争。崛起之后,才开始所谓民主,也就开始了惨烈的党争。
这个过程是什么?不就是大宋朝吗?不也是大明朝吗?崛起了,牛逼了,开始自己干了自己了,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历史,他是个圈!是个循环。
说这么多,只在说狄咏此时此刻的思考,他知道,自己要革命,乃至……可能也要谋朝篡位!
但他也有不知道的,不笃定的,那就是该给这个国家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将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真保一个万世基业,不说万世吧,几十世,总是要保的,几十世之后的世界,狄咏也想象不到。
但几十世之内的世界,狄咏是多多少少能想象到的。
如果真要谋朝篡位,这赵家人,赵官家,又该如何处理?君主立宪?君主立宪不还得争夺首相吗?那怎么争夺首相呢?怎么决定权力最终的归属?
党争?
这他妈又是个圈。
不党争,那就需要一个系统来选贤任能,那皇帝的权力又如何去制约?君主立宪下的党争,也有其合理之处,那就是可以越过皇帝来交接权力。
不君主立宪,不要皇帝了,名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