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老妇岂有此理(1/2)

另外一边,御书房内,皇帝赵曙与宰相韩琦,也在皱眉。

韩琦是踱步不止,再问一语:“大宝之物,皆太后之手?不曾交付?或者可有表达过交付之意?”

赵曙皱眉摇头:“不曾……也未有说过什么要交付的话语……”

“唉……”韩琦也头疼,没有皇帝大宝,赵曙这皇位,显然就不那么稳当,乃至赵曙施政也不那么名正言顺,一些重要的圣旨之类,还得到皇太后那里请大宝加盖,这就等于许多重要的事情,还得听太后的意见。

这种事,历史上常有,但真面对的时候,实在棘手。也不能巧取豪夺。

皇帝大宝,其实并非一方,每个皇帝,都会有好几方大印,有继承的,也会有每个皇帝自己刻的。

比如“皇帝恭膺天命之宝”、“皇帝承天受命之宝”、“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简单的,也有“大宋受命之宝”。

还有最传奇的一枚玉玺大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一方,就是所谓传国玉玺,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制作的,历朝历代传用。但这方传国玉玺,到得五代十国的时候,失踪了,再也找不到了。(也传后来哲宗之时又出现了……)

所以后来的朝代,就会仿制这一方传国玉玺,依旧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为它太有象征意义了,象征正统。

而每个皇帝,也会自己刻印,比如赵祯,就刻了一方“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也就是说曹太后那里,有好几方皇帝大宝。

而对于新皇帝来说,这个继承格外重要。乃至宋朝继承自后周,也对后周制作的“皇帝承天受命之宝”格外看重。

但也有没办法的办法,韩琦说道:“实在不行,那就先刻一方如何?”

显然,这般办法不是什么好办法,也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圣旨,这玩意是要通行全国的,全国之大,你盖一方谁都没见过的新印,离着十万八千里,人家说不定还以为是假的……

也就是说,新皇帝一来就换印,它就难以具备法理上的正统,这事很严肃。

乃至于,还有令出多门的隐患,人家太后手中的玩意,更具备法理上的意义,人家来日若是与哪个宰相一联合,人家发的才是真圣旨。

但也没办法,赵曙点点头:“先刻一方再说……朕再去太后处问一问……”

“也好……臣这就去办……”韩琦点着头,去干活,刻大印也麻烦,材料就得千挑万选,其次是工匠技艺,还有就是设计字体与图案。

韩琦走了,赵曙忧心忡忡去拜见太后,自然也就碰上了正在皇后那里的狄咏。

狄咏得躬身行礼:“拜见陛下……”

赵曙并不太搭理,却也得有一个回应,语气冷淡:“嗯,不必多礼。”

赵曙走到皇后面前,也得躬身一礼:“儿拜见太后。”

“官家来了,所谓何事啊?”曹太后态度很好,并非横眉冷对。

倒是赵曙心中无数话,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怎么开口,特别是狄咏也在,更不好随意去问,想来想去,得有个托词,便道:“韩相公奏请大赦天下,百官加爵,特让儿来请皇帝大宝……”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是标准流程,就是把正在服刑的囚犯都给放回家。(也有例外,有十恶不赦的罪名例外,也还有一些其他的罪名例外,比如盗墓贼也是不赦的。)

百官加爵,就是所有官员,爵位都加一等,其实也就是每个官都加一点工资,这是赵曙个人的恩典。

这都是大事,都得传遍天下的,就得要皇帝大宝。

这个借口,其实很好。赵曙也装了傻,毕竟他是敦厚人,他不懂,都是韩琦让他来要的。

曹太后可不是乡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