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社稷之重,臣不甚惶恐(1/2)

太后其实也要一个名正言顺,她心里清楚明白,上一次,她是自己上赶着要临朝听政,受了不少气。

这一次,她得要人百般请她求她才行,这就是名正言顺。

所以太后左右一看,说道:“子道啊,朕知你之意,但朕……实在不愿听人诟病了……且问问诸位卿家之意,也问问官家之意,朕再仔细想想,再作定夺。”

狄咏心如明镜,这些事情,也不用如何商量,话里话外,意思明显。

得有人出言不是?

狄咏转头看了看,其实目光也有聚焦,比如多看看司马光,多看看范纯仁吕诲吕大防,也看看宰相曾公亮,也看看欧阳修王珪等人……

司马光得了暗示,心中其实有些犹豫,却还是上前说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同意秦国公之言!”

“臣也同意国公之言!”

三个御史,接连附议。

什么是清流魁首?什么是号召力?什么是信任?

也不枉狄咏屁股挨了这么多打。

也不枉狄咏今日豁出性命去拨乱反正!

更不枉狄咏如此忠孝无双!

其他人附议与否,也无所谓了。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场面而已……

御史清流,在这种事情上有足够的代表意义。

太后还问:“也不知官家作何想法,官家若是不愿,朕也万万不能越俎代庖……”

还他妈得皇帝亲自表态。

问题又到了皇帝赵曙这里……

赵曙的心态,其实是崩的……

他是如何也没有料到,韩琦一走,竟然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支持他的。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错打击,岂能让人不崩心态?

话语问到这里了。

赵曙依旧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转头就走,意思是我不要你这个臭太后多事。

要么,点头认了,还得说几句孝顺话语。

狄咏这些步骤,显然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若是选第一个,那就是不孝顺,他赵曙本就在孝顺这件事上刚犯错误,刚刚罪己,立马又不孝顺了,那还谈什么明君圣君?

刚刚认错认罚了,刚刚表示自己是受奸佞蒙蔽了,刚刚想表达自己其实是个孝顺人,刚刚还听许多人说自己将来会是明君好皇帝……

这人设一上去,转头就下来?

却见赵曙起身与太后一礼:“还请母后辅佐在侧,以家国安稳计,更拜谢母后不计前嫌,为儿查遗补缺!”

太后两行清泪在落,微微抬手去拭,她一个女人,一个寡妇,求的是什么?其实不求什么,求的就是继承了家业的继子这么一个态度而已……

这态度来了,太后不是如何感动,而是觉得……有些心酸。

“好,好啊……朕……既是如此,朕也就不推脱了,还请官家多多长进,也好让朕早些颐养天年……”太后伤心之语。

搞定!

但还不能下班!

狄咏在等一件事!

女婿与丈母娘之间……

狄咏等着……

丈母娘果然不出所料,又开口说道:“朕乃老朽妇辈……其实本也不通政事,要问这朝堂百官,才智极佳者,朕这个老妇啊……倒也认不得几个旁人,也不了解太多官员,朕只问问,就是问一问诸位卿家,秦国公之能,足不足以辅佐社稷?”

等来了!

狄咏得说啥?

狄咏得说:“社稷之重,臣不甚惶恐!”

太后摆摆手:“不要你自己说,朕就是想听听旁人说,旁人若说你才能堪用,朕就信,旁人若说你还不堪重用,朕便也信。新君初立,诸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