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学生受教了(2/3)


“无妨的,你我既为师徒,便也不能貌合神离,不能离心离德,既有这个缘分,就当开诚布公,若是此事回避,你我师徒之间,必然永远隔阂其中,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但说无妨!”狄咏这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套路。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狄咏自信,自己在赵仲针心中有一个高大上的形象,这是基础,这个基础之下,狄咏就占有了主动权,有引导的能力。

还有一点,那就是狄咏与皇帝赵曙之间,显然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仇怨。

赵仲针还是少年人,谈不上多么深厚的城府,这个年纪更是表达欲爆棚的时候,听得狄咏这么说,舔了舔嘴唇,真就开口:“学生以为,兵马入皇城,实乃……不该!当然,祖父封号之事,也有奸佞作祟,也是不该!”

用词还挺保守,不是什么大罪,而是不该。

赵仲针这小子,显然还真不知道详细,不知道这濮议之事全是他爹一手操作。

也不难理解,赵曙也是要面子的,而今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错了,也做不成了,在儿子面前,赵曙显然更愿意让儿子认为自己是被人忽悠所致,反正所有人都这么说。

“嗯,你说得很对!”狄咏点着头,并不反驳赵仲针,也就有了自我反思之意,然后又道:“国家,人也!其实不然,一个国家,家也,国家并非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的家庭宗族组成的,若是皇帝家乱,那天下必然效仿,这天下家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乱也,人心不聚,国何聚之?此其一也。其二,皇帝失德,必天下取笑之,茶余饭后之笑柄,权威何在?如何教天下人敬重?如何要求天下人之忠义?”

这是儒家,却也不完全是儒家。第二点,尤其重要。皇帝是神,神的权威,很大一部分来自完美,皇帝的象征意义,主要就在凝聚人心,皇帝一旦不完美,成了谁都可以取笑的对象,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就会大大减弱。

这其实也是家天下的弊端之一!

赵仲针皱眉在想……

狄咏继续在说:“我此般做法,世人皆以为我一时义愤,非义愤也,实深思熟虑,度量多时。为何罪在奸佞?皇帝者,不可失德也!此为天子权威!”

赵仲针面色一变,问了一语:“老师之意……老师之意是……父皇所为?非奸佞蒙蔽?”

狄咏这手段,真有!

你爹要面子,但我狄咏告诉你真相,然后告诉你,我是为你爹才这么做的,我是在维护你爹的权威!

“汝非幼童,自有思虑!”狄咏语重心长,满脸担忧说着。大概就是说,这都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不是我告诉你的,你自己就能辨别。

如果赵仲针真去求证这件事,对狄咏来说,那就最好不过了,求锤得锤!

赵仲针看着狄咏,心中不免有几分痛苦难受,一时不知再说什么是好。

有一个道理,虽然偏颇,却也是至理。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开始发现父母并非什么事情都有道理的过程,也是慢慢在反抗父母的过程。

狄咏直接再言一语:“若仲针你是我,你是臣子,何以处理此事?以我之罪,换天子无罪,想来想去,唯有此法。天下人皆言我引兵入皇城,我之罪也!陛下有罪乎?无罪也!奸佞之罪!天下人,都可有罪,独天子不可有罪。天子罪己,罪在奸佞!罪在识人不明!”

狄咏说得多么高大上?

我用我自己被人误会的罪,换皇帝没有罪!这是什么精神?

赵仲针看着狄咏,躬身下礼:“学生受教了!”

“回吧,第一课就上到这里,此臣子之课也!明日你再来,带着被褥用具来,就住在这里了,进出皆随!”狄咏摆手说着。

“学生明日定来!”赵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