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儿大不由爹娘(2/2)
赵滋自然也听闻了韩琦自缢而亡的消息,他甚至还派了州衙里的老差役往相州去了,虽然有点远,但他也心有疑虑,也吩咐但有消息,快马回报。
所以赵滋的消息比狄咏的使团来的还快,飞马来去。
正常程序,招待使团,礼送过境。
赵滋再次见到了狄咏,也知道狄咏身边有一个皇长子……
安排了住宿吃食,狄咏提议上雄州城头去看看,主要是带皇长子去看看……
赵滋随同,众人站在城头,远眺辽国。
赵滋还是忍不住问狄咏一语:“小狄相公,要说人生无常……”
对,这就是提问,只是隐晦非常。
狄咏严肃非常:“人呐,都会做错事,做错了,被人说,本也应该……”
赵滋也就不说了,他倒不是要为韩琦鸣不平,他就是心里面有些难受。
韩琦与他有恩不假,赵滋也是个记恩的人,每年至少两趟拜见与礼节,从来不断。
但真要说赵滋对韩琦如何情深义重,显然也不至于,其中问题不在赵滋,而在韩琦。韩琦提拔赵滋,一是因为赵滋有用,二是因为雄州之地需要人镇守。
但韩琦并不真是那等礼贤下士之辈,他骨子里就没有把武夫正眼瞧过,赵滋在他眼中,那真不过就是门下走狗罢了,这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也会是赵滋直接的个人感受,这种感受就是受不到尊重。
不受尊重的关系,就谈不上如何情深义重。
给人施恩,你给人一块肉吃,你是丢在地上让人捡,还是装在碗里摆在桌上请人吃,同样是恩情,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很多人自觉对人有恩,却得不到回报,骂人忘恩负义,许多时候,就有这种道理在其中。
赵滋,显然就是在地上捡肉吃的。别说赵滋,狄青也不过如此,别说这两人,但凡在韩琦麾下效过命的军将,都是这么一个捡肉吃的待遇。
这就是如今大宋朝武人的正常待遇。
兴许,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狄咏,他会正儿八经的把肉装在碗里,请人上桌来吃。
不过赵滋多少还是有些唏嘘,心情有些低沉,看着远方并不说话。
一旁的赵仲针却情绪极好,指着北方,问道:“那里就是辽国了?”
狄咏点着头:“那里就是辽国。”
赵仲针仔细在看,肯定看不清,但赵仲针就是想看……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