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人心,自有所向(1/2)
政事堂里又是一场闹剧,必也是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是长见识了,俗话说,打人不打脸。
小狄相公今日,多少是真有些过分了。不尊老不爱幼的……
但这文相公,也着实气人了些……如此指着鼻子骂人,口无遮拦一通骂……骂小狄相公乱臣贼子,朝堂奸佞……
这些话,显然政事堂里许多人是不认同的,不说小狄相公这些年的功勋,也不说小狄相公这些年给整个国家的人带来的那种与有荣焉的荣誉。
就说小狄相公这份工作态度,乃至工作能力,不知胜过文彦博多少。
当官,真有两种当法,狄咏与文彦博,就是这两种的典型代表。也是狄咏如今越发成熟了,放在几年前,狄咏打死也不认为自己真的能如此伏案工作。
如今也是没有办法,逼着自己也要认真工作。文彦博那种当法,纯属甩手掌柜,累了同僚,难了下属。
狄咏事无巨细都能有准确定断,既帮了同僚,也不必下属为事情对错背锅,这一点很重要,人缘也是这么来的,且还事事皆明,井井有条,不出什么差错。
一句话,跟着文彦博,累死累活,且可能要背锅,跟着狄咏,工作轻松顺利。
人心,在此!
足以!
这与是非对错,关系不太大。人心自有所向!
狄咏这边与人打架……呃,打人。
皇长子赵仲针那边,也正在吵架。
皇帝赵曙正在骂人:“那狄咏有什么好?你偏偏要时时跟着他?啊?他到底如何蛊惑与你?你说与朕听听,他是如何蛊惑你的?”
赵仲针刚才显然是说了一大通,但还是少不了这一遭,却也只得解释:“父皇,老师乃是世间少有之大才,儿臣跟着他,那是学本事,学才能,哪里有什么蛊惑一说啊……”
“有才之人多了,他虽然有才,却无德,他不忠天子,这般臣子,岂能亲近?”老父亲谆谆教导。
“父皇,《孝经》有言……”赵仲针这番话与狄咏说过一次,但这次没有说出口。
皇帝直接打断:“别说什么《孝经》,试问,历朝历代,不忠之臣,要来何用?你为皇家子弟,岂能连这点道理都不懂?你若如此一意孤行,朕要你这个儿子有何用?”
“父皇啊……老师非不忠也,老师实乃大忠之人!其中道理,儿臣今日谏言一番,必把此事说清道明……”赵仲针还是天真了点,以为可以讲道理,只要讲清楚道理,就能解决君臣不和之事。
却是赵曙哪里有这闲心,开口呵斥:“莫要在此卖弄辩机,他忠心与否,朕这个天子,岂能不知?你好自为之!”
赵仲针难受不已,终于是忍不住说出了一些忤逆之语:“父皇以往,从不是这般……父皇,当为明君啊!万万不可昏庸……老师乃家国柱石之臣啊,内外之事,皆要倚仗,岂能如此不辨是非啊……若是重用老师,大宋必得汉唐之荣光,否则,危机四伏,今日今时好似安稳,却哪里知道来日子孙,必有大祸!辽人早已暗藏祸心……”
“住口!小儿岂敢妄言君父!你这不忠不孝,怕都是与那狄咏学来的!”赵曙气得额头都在抖动,若不是亲儿子,那他妈非得扔池塘里溺死算了。
“父皇,父皇啊!”赵仲针已经跪在地上了,苦口婆心:“良言苦口啊,忠言逆耳啊!先帝之所以贤明,那是以人为镜,父皇岂能如此刚愎自用……”
“滚出去,滚!滚出去!”赵曙破口大喊,手指使劲指向门口,还有呼喊:“就当从未有过你这般不孝子,你也长大,从此不必入宫来拜了!褫夺你的爵位官职,贬为庶人,贬为庶人!”
赵仲针豆大的泪滴就落,重重磕头,已然是泣不成声:“父皇,儿臣皆是为父皇好啊,皆是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