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军民一心,定然不会陷落(2/2)
从海上来的吧?大军要走大路,唯有滦州之地通燕京才有大路……”
这回,真猜到了,猜对了!
耶律洪基也是恍然大悟:“海上?渤海?何以宋人能有如此多的海船运大军?宋人到底运了多少大军?你快去探查清楚啊……”
耶律乙辛也不知道,他一礼之后连忙转身:“臣这就派人去探查……”
“等等,朕与你同去城楼看看……”耶律洪基心中还有一个侥幸,侥幸地希望宋人没多少大船能渡海而来……
不得多久,两人就出现在了东城城楼之上……
此时宋人的前锋两千,已然又从西城绕回来了,正在从北城转过来往东城……
显然,苗继宣还比较远,渡海是渡海了,却也没多少骑兵,主要的骑兵就是两千前锋,一是雄州本就没有多少马,二是船只运力实在不够用……
所以,苗继宣麾下,主要还是步卒。
耶律洪基看着宋人的两千人马大喇喇在城池边奔来奔去,心中已然气愤,只问:“乙辛,可否派城中骑兵出击,把这队宋人击溃?”
耶律乙辛摇摇头:“万万不可出击,这些只是先锋,但有大军出城,他们必然远遁,若是深追,怕有埋伏,若是不追,转头他们又回来了……”
打仗就是这么回事,他不与你打,你就拿他没办法……
“着实可气,竟是如此耀武耀威!”耶律洪基心中的仇恨,从去年到今年,甚至连儿子都派出去当过人质,这份卧薪尝胆,心中吃了多大的苦,便有多大的报仇雪恨的心!
耶律乙辛看了看皇帝,稍稍犹豫之后,还是说了一句话:“陛下,是不是立马派人去知会萧驸马?若是燕京陷落,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耶律洪基想也不想,直接回绝:“不可,正是紧要关头,不可轻易退兵,否则前功尽弃,宋人即便渡河渡海,必然也来的不多,且看他到底来多少……”
“陛下说得是!”耶律乙辛点点头,兴许,他是有私心才说这句话的,不论战争走向如何,他都需要找到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来证明自己,此时此刻说这句话,就是为了证明自己。
证明自己是有先见之明,但不能多说,更不能死谏,不能把皇帝陷于一种袁绍的境地……自己也不能当田丰。
但耶律乙辛遇到了一个问题:“陛下,此时宋人从东来,还有游骑在城外,便是快马斥候也派不出去……便只能等着宋人大军现身于此,才能知道宋人到底来了多少人……”
也还有言外之意,那就是耶律乙辛的先见之明认为,宋人此番来的奇兵,定然不少,燕京城危险了……
耶律洪基咬咬牙:“等着,等着他们出现!燕京城,军民一心,定然不会陷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