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拜干爹(2/3)

走边游山玩水倒也轻松自在。”

竹沁道:“看起来时间甚是充裕,可这一路上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要是碰上阴雨连绵的日子,在祛除意外耽搁是时间,真正赶路的时间到不是太多,早到家找安全。你妈也是盼星星盼月亮早日盼望你回去。因此最好每日行走一百八十里路。”

“一百八十里。”怡做了一个极大的惊叹号。

“看你样子,没有出过远门吧。”竹沁问道。

“我来京城,应该也算是出了远门,不过一路上倒也有许都赶考之人,大家一路笑笑倒也没留意赶路去了。”

“你赶考时,路上夏末秋初季节,一路不会有长时间下雨。但是我们现在回去正是春末夏初,赶上我们南方梅雨天气,路途耽搁时间便多了。”竹沁侃侃而谈。

怡道:“看来你经常出远门,旅游的经验不少。”

“那是!”竹沁突然停顿一会,望着远方,道:“等我老了,一定要游览大江南北,一览祖国河山,到时候就死而无憾了。”

怡道:“何必等到老呢?趁着年轻,到处游览才正经,等到老了腿脚也不灵便了,那些名山大川只怕爬也爬不上去了。”

竹沁白了一眼怡道:“你这位状元郎,正是青春年少,报效祖国的好时机,不想为大明社稷干出一番大事业吗?”

“我的理想并非那么宏大,做好一个县令足矣。”这确实也是怡的心里话,如果能做好一个县令当然也能够做好一个知府。许多工作具有相似性。

“人生苦短,青春稍纵即逝,咱们不负青春,也不负这大好河山。”罢便纵马向前。

“孩儿呀,年轻的时候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学会享受。到老了才不会后悔。”坐在驴车上的好汉也发表意见了。

他们一行走了一个都时辰后,在一处竹林,找到一处山泉,泉水叮咚叮咚地往山下流去,半山腰间有好几户人家。山林了杜鹃声声。大家在溪出喝水洗脸,有将水壶装得满满的。几个女子在溪水边打水,整个山村显得恬静。村舍飘出一阵子饭香,江奎拍着肚子从后面走向前,道:“怡哥,眼看正午了,咱们在这儿歇息,找个好人家吃一顿午饭再走。”

怡正准备答应下来,“不行,反正大家都有干粮,胡乱吃一点填充一下肚皮,天黑前感到驿站在好好饱餐一顿。”

美女话了,江奎不依不行,于是掏出干面来与丫鬟啃起干面来,大家见了便都啃起干粮来,怡的干粮是蕙兰做的,营养倒是很讲究只是味道差了一点,竹沁分了一份随身带上的干粮给怡,轻声道:“可不要在做好人分给他人。”

怡尝了一口,果然觉得清脆爽口,他本想给蕙兰尝一口,但蕙兰早已看出来,道:“怡哥,我们这个好吃,有营养。”

怡见金老汉拿起干粮都是一些糠饼,于是朗声问道:“爹,妹,你们那糠饼很难吃吧。来吃我的干粮。”怡知道竹沁嫌弃老人家,于是将蕙兰给他的干粮抛去一大块给金莲,金莲分了一大半给精老汉,老汉接过,道:“怡呀,我虽然瞎了眼,可我什么都不缺,你看我还带来烧酒。”罢掏出一个葫芦,喝上一口,继续道:“别看我在外面卖艺,金银我都不缺,女儿金莲乖巧懂事,长得怎么样,你们都看见了,比一般的姑娘倒要强几分,所以孩儿你根本不用担心我将来她的婚事倒是我头疼的事情。”

“爹!你能不能少一两句。”金莲羞赧地低着头。

“将来的婚事好,好,你看我们这一批进士,那一个不是相貌堂堂,别你的状元郎,老人家你看看我这摸样,往堂上一坐,威风八面,低下那些刁民见了双腿打颤。”

竹沁听了江奎的话笑得喷饭,金莲听了把头扭到一边去了。

金老汉自然看不见他的“英俊面孔”但金老汉似乎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