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2/4)
虽不见身,而人自知手即是手,足即是足,亦能辨知自身皮肤毫之属,以此自知名为观,如是观自身,能觉察身不安止之所,观得不安即应惭愧,此是劳损自身所至,损自身亦是害身,已有害行,当生惭愧,当起忏悔:‘我于日后当常修养于身,我实愧对此身,身载我心,使我能行,我不自省,反增加害,是我过罪,日后当修养此身,再不加害’如是忏悔,身乃得安,渐渐随顺。
若不如是观,若不如是忏悔,若无此惭愧,身根基不立,损失德性,精神不明,智慧不现,心亦不灵,邪性乃增,正性渐弃,此身之内,精神之属,处处不顺,于是身心烦恼,长远无尽。
汝以私欲,损害自身,精气之所损,精神受其害,饮食不净,或过其量,脏腑之神,受害不乐,处处幽暗,渐趋死冥,识心思维,机巧逢迎,处处损耗,思神不宁,识神不乐,魄精损失,魂灵亦丧,意志不定,五脏之神,不乐汝行,汝以私欲,自害精神,汝自精神尚不顺汝,外人岂得顺乎,欲有外德,先修内德,身心尚不顺从于汝,汝有何德指使于人。
内修其德,无有刀兵,德性之所到,一切降伏,若内德如是,外行世间,所到之处,一切自伏,何劳刀兵?古往以来,诸圣大德,所到之处,无有刀兵,一切安隐,无有斗乱,处处安宁,无有不顺,彼等所修内德,德量无边,福泽万有,一切世间,之所敬服,魔王尚且拜服,何有诸多厄难可度。
今日汝等,欲修真者,皆自私贪婪,处处索取,时时耗丧,不省不察,不知德本,尚不自知,如何知人?尚不自爱,岂能爱众,诸圣贤以自爱之极,而能舍身为人,汝等自私之极,尚在处处索取掠夺,岂能有分毫布施?自我身心,尚且不爱,必不能爱他人身心,汝等所说爱他人,皆是自私妄欲,无有真爱,皆以昧心所生识情而行为,无有明白之所生。
观自身精神而修养,亦照识心,识心诸情,亦皆照了,所能忆者,皆当起于思维:‘我欲得静定,修圣法,而我日日用识心思维,识心实苦,我当先使此心得静定,后乃修自我’如是后其身,乃名善修者,于自身心,处处夺取,于自我身心尚无布施德性,外所行布施,岂有寸分之德?
有诸人等,宿有善福,今日稍修,便得静定,吉祥安止,身心安宁,彼人虽得于法,而无德、功,彼人当起如是思维:‘我今已得静定,能住吉祥安隐,而我日日用此身心,我当将此吉祥安止与我身共享,我心思维,使我有智,我当使之俱得吉祥安止’如是善思维,善思念,如是善修持,彼人能于无上德性得大圆成。
若复有人,自得吉祥,彼将吉祥,布施身心,一身内外,血肉骨髓,任一分量,俱得吉祥,至于识心,任一念想,俱得吉祥,彼人以如是吉祥故,世间一切厄难不能近身,彼人所在,一切厄难,不能降临,彼人之所护念,世间内外,一切时处,俱得吉祥。
汝等修真者,以无如是善德故,不能明悟圣意,不能成就圣道,汝等身心百万精神,尚不顺服,便非圣道修士,欲得真心,而成假意,内德成者,一身之内,百万精神,各个皆服,敬拜真君,内德不成,修功必不能成。
复有诸人,强自修功,不修其德,以大修为,震慑百万精神而自以为有成,此虽有成,而非圣道,以无圣心故,真大成就者,内德之胜,大明无极,身心内外,一切正邪皆服,遍观其身,百万精神,各个皆明,明胜日月,光耀无量,而此明者,皆是臣民,彼心君之明,鬼神莫测,唯有上圣,能共其明。
自私贪婪,欲使幽暗,一身之中,无一神明,如是之类,虽修圣法,虽有功证,亦不能明圣心真意,百万精神,唯敬天德,汝以人心,岂服神明,汝若有德,诸神相助,汝若无德,诸神糊涂,心君不现,不名真人,心君不灵,不名真君,天人一心,在乎内真。
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