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拆生死法(2/3)
,那我就改正自己到不错的样子,我有暗劣,我知道自己暗劣,我向往光明,那我就祛除暗劣到无暗的模样,我做到了,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没有什么比心满愿足更快乐的事。
不再逃避自己的问题,开始做出回应,不再推卸自己的责任,开始承担,欠下的过错,愿意用血来还,一切的苦难,不再是苦难,那是自己所作所为的孽缘,是自己应有的负担,即便脚下踩断了,依然向前,欠下的一定要还,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还,一世不尽,生生世世都要还,做牛做马,还血还肉,若不还尽,此愿不断,道者应有这种承担。
我不为了得道,我只为了心下无欠,既然是为了无欠,那么付出于人的也不再索还,我偿还的如此艰难,便减少别人一分艰难吧,给与了便不再索还,即便自己是饿死冻死,也不尤怨。
千生万世的削肉剔骨,才换得血肉完满,千生万世的偿还,才换得人生暇满,千生万世的给与,才换得智慧根善,又经历了多少生死磨难,才换得真心甘愿,算不尽的劫年,才能说一句,我愿。
出生入死,生了多少次,死过多少次,算不尽的生死之间,要学多少的知识,才换得入道真全,学过多少,忘了多少,到最后只留得此心不换。
见到经文,怎不感叹,因为知道诸圣的艰难,见到修士,怎不感叹,因为知道修行艰难,即便心意再怎么淡薄,又如何不生赞叹,诸圣留下真心一片,修士们又将诚心归还,出世难,入世难,住世难,离世难,只看到道德光明的一面,又怎么能体味道德承载幽暗的艰难呢,载道艰难,没有粉身碎骨的坚决又怎么能承载大道造化的能力呢,发心难,持心难,守心难,迷人不见。
改天换地容易,为什么呢,因为天地可变,此心不变,天地可换,此心不换,生生世世,此心不换,心诚几分,入道几分,又凭谁另开方便。为什么术法神通于道者无用,因为每一位道者通达的生死超越了术法极限,经历的劫年超越了神通的极限,道经言: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鬼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唯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于真道者而言,哪里有道可得呢,好比进入光明的人又怎么见光呢,所以庄子言:道在粪尿。道在天地,为天地所得,道在鬼神,为鬼神所得,道在众生,为众生所得,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唯有妄心。
心苟无妄,真道自明,何有他求,另寻于道,机在制心,能为自主,若心由己,命自由己,是为务实,真命所在。
制心之要,先训静止,能止其心,令安住静,命则归根,守静复命,而达于明,智慧豁然,性命双全,动静随意,意随命缘。
多动少静,则训于观,心动则观,观能摄心,复至于静,如耳根净,心燥于声,则听其耳,观亦复然,心多思虑,则观于观,心摄归根,自然得静,守静曰常,复命而明,明德曰慧,是为真命。
多静少动,则训于止,心安则守,一味清静,动生则观,或任自然,静不动摇,不失根本,性命归根,在乎此境,智慧开明,在于此行,至于全静,身心不离,思维念虑,亦在静中,长生久视,是为规中。
止观者,动静也,如血之脉,如车之轨,如庖丁解牛之隙,寻隙而入,善巧训修,心无不制,命无不复,熟能生巧,如解牛之刃十九年而无所损,若新发于硎,是谓养生之要,为无所为,无厚入有间,能寻天下隙,则无不治,能寻生死隙,则无不解。
天地者,阴阳也,日月交换于太空,如易圆转于周天也,寻易之隙,拆分阴阳,周天之数,莫非阴阳,皆有隙可乘也,生死者,亦阴阳也,寻其隙入,可拆生死,是故长生不死,乃有其理。
天网恢恢,大隙无隙,拆无可拆,阴阳尽矣,易数有转,周天不转,生死有数,生生者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